竹市慈雲路地下連通道取代空橋規畫

新竹市政府27日公佈最新規畫,將計劃於埔頂三路與慈雲路交叉口打造「慈雲路地下連通道」,解決當地行人橫越慈雲路東、西兩側的問題。(陳育賢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左)27日公佈最新規畫,將計劃於埔頂三路與慈雲路交叉口打造「慈雲路地下連通道」,解決當地行人橫越慈雲路東、西兩側的問題。(陳育賢攝)

新竹市埔頂特區是新興商住蛋黃區,區內新建案多、大樓林立,是新竹住戶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當地居民期盼與議員及市府努力下,市府27日公佈最新規畫,將計劃於埔頂三路與慈雲路交叉口打造「慈雲路地下連通道」,解決當地行人橫越慈雲路東、西兩側的問題。

新竹市慈雲路是通往竹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慈雲路東西兩側都有爲數衆多的大樓,人口相當密集,不少居民與學童每天都要跨過慈雲路到對面就學、工作、返家,但每每上、下班時,慈雲路交通都擁塞不堪,用路人只能繞道才能通過,苦不堪言,長久以來地方希望能夠蓋「空橋」方便往返慈雲路兩頭的聲音一直沒斷過。

市府都發處指出,關埔都市計劃於2004年規畫慈雲路兩側爲商業區做爲地區商業購物機能,擬引入金融、購物、百貨、量販店、電影院等商業活動,故爲避免大量休閒購物人潮與慈雲路及周邊道路之車潮造成動線衝突及安全等問題,過去曾參考臺北市信義計劃區案例,曾規畫立體連通空橋以利購物或洽公人潮通行。

當時計劃是由地主透過自辦市地重劃方式,2008年完成整體開發作業,因當時住宅市場景氣活絡,鄰近科學園區條件優異,2018年市府當時依關埔都市計劃着手規畫空橋方案。

但隨關埔地區蓬勃發展,加以中央法規未限制商業區不得做住宅使用,該區建築雖位於商業區,但多作爲一般住宅使用,商業活動僅在1樓,2樓尚未有商業人潮使用,也使得空橋已不符合當初規畫立意。

工務處表示,市府團隊現地勘查後,評估規畫地下連通道,除可保有地上景觀園道的完整性,更可減少空橋對下引道車輛的視覺壓迫,維持較舒適的行車體驗,也因現在商業活動都在1樓,亦可滿足現在商業人潮使用,且透過地下道更可提供周邊住商區、關埔國小、光武國中學童與行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