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應對極端天氣的“社區防線”
楊維立
《北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日前出臺。《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逐漸完善,全社會自覺參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氛圍初步形成。一系列有力舉措和目標任務,彰顯了北京全力防範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堅決築牢首都安全防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4月22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城市化進程加快,各地極端天氣頻發。作爲超大城市,北京的人口、產業、建築高度密集,城市化與氣候變化作用疊加,增加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爲此,必須加快韌性城市建設,着力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持續強化極端情況應對水平。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氣象地質監測能力建設,提升暴雨、暴雪、高低溫等極端情況應對水平”。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是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內在要求,也是《行動方案》明確的十項重點任務之一。北京市各級各相關部門應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爲抓手,積極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不斷築牢城市安全銅牆鐵壁。
好戰略要在戰術的支持下才能實施和實現。在戰術層面上,《行動方案》從“健全氣候風險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氣候災害綜合救援能力”“加強氣候災害防治工程建設”等方面,對如何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作出詳細部署,可謂環環相扣、措施精準。
防災減災,關口前移是關鍵,力量下沉是重點。城鄉社區是風險應對中的前沿陣地,加強韌性社區建設,提升基層防災救災能力,對於提升極端天氣應對水平至關重要。防災減災,於基層見真功,在實幹中見真章。打好防災減災主動仗,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要在風險識別上“加力”,防止“短板效應”。着力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未雨綢繆,全面查找並填補薄弱環節,強化監測預警體系。從4月1日起,我國已正式進入汛期。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緊抓防汛準備“窗口期”,認真開展“回頭看”,堅持用“放大鏡”查找問題,將各類隱患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確保安全度汛。
其次,要在隊伍建設上“加強”,激發“1+1>2”的聚合效應。通過採取組建村(社區)應急服務站,實施“第一響應人”制度,推進社區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等措施,打造“硬核”社區應急救援力量,並通過開展演練等方式,提升協同水平,增強實戰能力,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響”。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動員能力,建立健全村(社區)、居民家庭的自救互救和鄰里相助機制,將居民羣衆發動起來,同向發力,同心防災減災,下好共同抵禦各類災害事故“一盤棋”。
最後,要在物防、技防上“加碼”,釋放“乘數效應”。一方面,通過改造學校、體育場館、城市公園等,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打造更多的“安全島”;整合超市、菜站、藥店等各類設施,做好平災結合、平急兩用轉化;另一方面,利用5G、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動“人”“物”“技”等資源無縫連接、順暢運轉,讓極端天氣應對工作變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將防災減災防線築得更牢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