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年後持續低迷 豬農批補助冷凍廠「夏爐冬扇」

面對豬價的波動,洪健鈞指出,給冷凍廠補助的經費應該用來收購離乳豬或皮仔做成高附加價值的烤乳豬冷凍起來,這樣才能從源頭減少數量來穩定豬價。(本報系資料照)

農曆春節過後豬肉買氣面臨低谷,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日前表示,春節前至節後豬價已下修20%,豬源也增加,但傳統市場、超市零售價格卻未反應調整價格,對豬農與消費者而言都是兩頭苦。豬農表示,補助冷凍廠收購肉豬和淘汰母豬都是「夏爐冬扇」一場空,把錢拿去收購仔豬做成高附加價值的烤乳豬,從源頭減量來穩定價格纔是好的做法。

回顧過去,2020年面對國內毛豬拍賣價格低迷,農委會因此推動淘汰種母豬的補助,原訂淘汰目標3萬頭,但在整個獎勵措施接近結束才屠宰1.6萬頭,主因爲以每頭淘汰母豬200公斤爲例,每頭補助1000元,廠商直接降5元收購,對豬農來說毫無誘因,補助收購淘汰母豬政策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今年2月14日起至2月底,農委會提供每頭豬補助1000元給冷凍廠,冷凍廠必須以每公斤70元來收購毛豬。雲林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表示,以毛豬平均體重127公斤計算,每頭貼補1000元恰好是冷凍廠降低收購牌價的差額,這個補貼冷凍廠採購毛豬根本負薪救火,反而使牌價從發文日期開始,雖然拍賣豬隻數量逐日減少、但牌價減少整整掉了7元。

另外受到2月的交易日僅有15天影響,以每日交易頭數2萬5000頭計算,約有25萬頭豬尚未入市。中豬協指出,也因天氣寒冷豬隻增長快出豬,導致近日豬源較多,豬隻的體重也比一般的120斤大許多,農委會畜牧處爲因應這波豬價修正,也已協調臺糖自2月14日起暫停出豬到市場。

洪健鈞指出,給冷凍廠補助的經費應該用來收購離乳豬或皮仔做成高附加價值的烤乳豬冷凍起來,這樣才能從源頭減少數量來穩定豬價,「這技術門檻不高,只是要做不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