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珍》太魯閣族各種做工的人

朱國珍》太魯閣族各種做工的人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從前從前,太魯閣族古清輝和古明珠、古學良、古正義兄弟姊妹們的小時候,每到夏天,溪澗河流就是天然遊樂園。

那時候他們沒聽過游泳衣,甚至連「游泳」是什麼概念都不明瞭,他們都說把玩水說成是去「洗澡」。他們到了溪邊或河邊,脫光衣服就跳下水。

現在,古清輝的挖土機仍然閒置在門前空地,那是前僱主惡性倒閉之後,他只好把投下老本購買的怪手開回家。

Hayum、Yumin是古清輝的孫子孫女,目前住在橋頭的古家三代,共有九個學齡前幼兒。他們的身高都還不到一百公分,共同的興趣是玩水,整個梅雨季,一堆小孩蹲在儲水專用的塑膠大水桶裡,像是泡水的標本。

古清輝一直想帶孫子們回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像他小時候,爲了玩水可以溯溪到源頭,忘記吃飯,忘記回家。現在老了,自己爬不動山坡路,連看顧小孩在河邊玩水都會打瞌睡,把小孩子全部丟進門口的大水桶裡也安全,隨時有路過的鄰居幫忙看着,至少把淹死的機會降到最低。

最近天氣放晴,想想橋頭旁邊就是萬里溪,不妨開怪手過去堆個小泳池。古清輝和從前一樣,開怪手沿着產業道路抵達萬里溪,在靠山的灣流處,慢慢堆疊砂石,他挖出一個安全的集水區,像個天然的蓄水池。

古清輝經驗豐富,目測水深不會超過一公尺,心想:「這樣剛剛好!Hayum、Yumin他們就不會淹死。」

「還好有怪手。」古清輝停下手邊工作,點燃一根菸。

初夏像個熟練的劊子手,無情施展陽光手刀,砍除寒食節的陰霾冷雨,劈出無雲的天空。是故空中無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什麼都不了,連工作也不了了之,只有熱依舊。

古清輝在沒風扇也沒有冷氣的挖土機駕駛座裡,遙控機械手臂與挖鬥前後扭轉,將一堆堆土石鏟進該去的地方,這種工作整日與風沙爲伍,據說做了半年不咳嗽也會得肺病。

古清輝從貧窮的農民轉型成爲曾經有固定收入的司機,咳不咳嗽沒關係。此刻,怪手冬眠甦醒,它最神聖的任務是爲孩子們挖一個游泳池,在接下來更加酷熱的季節裡有地方歡樂避暑。

古清輝還沒有機會戲水,已經一身汗。他一點都不覺得累,他滿心歡喜。再度點燃一根菸,靜靜欣賞自己的傑作。以鵝卵石爲堤防的小遊泳池緊貼山壁,巖壁上有樹枝與蔓藤,樹葉可以遮蔭,蔓藤可以擺盪。

古清輝腦海裡突然閃爍出很久很久以前,彷彿也是同樣的地方,當他還是個小孩子,徒手攀巖,超過洪水位高度,抵達石壁上生長樹枝處,抓住一根蔓藤,從十多公尺高的地方「喔喔喔一喔」學泰山叫,毫無恐懼由高處蕩下,躍進水裡。

那時候古清輝全身上下的關節都很靈活。現在醫生建議他最好裝個心臟支架。

「明天還是這麼熱,就帶孩子們來玩水。」古清輝心想:「游泳也順便烤肉吧!反正也沒工作,晚上去釣魚場釣幾條吳郭魚,再殺一隻雞,明天在河邊烤肉吃。」

抽完煙,他發動引擎,開着他最貴重的資產,這的被他暱稱爲「小野貓」的怪手,沿着同樣的產業道路回家。這條產業道路越過萬里溪橋底下,經過橋墩,直到下游河口區的平坦處,才能駛離河道。

前方突然出現兩個穿着制服和反光背心的警察,他們揮手示意古清輝停車。古清輝停下怪手,對年輕的警察笑一笑,他想請他們吃個檳榔。

「你違法盜採砂石喔。」

什麼?古清輝一下子沒聽懂。

「我只是去挖個游泳池。給小孩子玩水。」古清輝說。

「根據《土石採集法》罰則,土石採取人未依第二十條規定覈定之土石採取計劃採取土石,未依第三十條規定採行安全措施或爲安全措施設計、管理及維護,以及未依第三十二條第一項規定申報採取及銷售數量者,還有未依第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將土石裝載於專用車輛或專用車廂外運者。」

警察顯然有備而來,他振振有辭朗讀完畢:「現在我依法將你拘提,你要跟我們去警察局一趟。」

「我只是去給孫子挖個游泳池。」古清輝說話的時候,檳榔汁濺在嘴角,彷彿嘔心瀝血。

「你涉嫌違反土石採集法,依據第39條罰則,未依計劃採取土石處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第41條罰則未按照規定申報採取得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波麗士大人……這……我聽不懂。」古清輝說:「我什麼都沒有偷採啊,夏天這麼熱,我只是去給孫子們挖一個游泳的地方。」

古清輝開着心愛的怪手來到萬里溪,卻搭乘警車離去。警車緩緩從堤頂產業道路駛上橋頭,抵達省道臺九線時,才亮起喔咿喔咿的警示燈。

警車開得很慢,在鄉下,時間最多,足供外地警察和原住民一起揮霍,在漫漫的時光中,風吹過。警車準備行經萬里溪橋回到小鎮派出所,在橋頭旁邊低窪地蝸居的古家老小,一家人還在等待古清輝回家吃晚飯。

長篇小說《古正義的糖》裡有許多關於原住民「做工」的故事。現在的萬里溪早已不見戲水孩童,我最後一次帶小壯丁去玩水時,只有大石頭。

《讀力創作》播出「做工的人」這一集讓我感觸很多。是藍領或白領有時非關命運,而是選擇。勵志故事都告訴我們愛拚纔會贏,然而,機會卻不一定總是給準備好的人,多數時候容易傾向資源比較多的人。

作者爲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