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三接外推永安漁民憂生計 二度協調仍喬不攏

永安漁民自救會今邀集中油、承包商及當地漁民等人,針對三接外推方案中外廓防坡堤新建工程召開協調會。(中壢區漁會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油三推外推工程再爆爭議,桃園市新屋區永安漁民擔憂破壞漁場,今再度與中油及承包廠商召開協調會,會中漁民高聲質問,不滿中油施工影響生計,至少降低4成漁獲量。中油則表示,過去蓋三接時已發過每艘船的補償金,會把漁民意見帶回研議,並督促廠商依約做好敦親睦鄰工作。

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2003年開發,原範圍爲944公頃,2019年迴避修正替代方案縮減爲811.24公頃,中油在專用港開發範圍中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岸邊工業區開發範圍自232公頃變爲23公頃,爲照顧藻礁生態,進一步推出外推方案,較原方案再外推455公尺,工業港外推至離岸1.2公里外,不破壞水下礁體,對沿岸影響也更小。

永安漁民自救會今邀集中油、承包商及當地漁民等人,針對三接外推方案中外廓防坡堤新建工程召開協調會。張姓漁民氣憤地說,當初就對第2期工程持反對態度,質疑中油到底有沒有把漁民放在眼裡,怒轟「國家搶漁民!只知道你們自己的利益!」不是不接受國家建設,只是希望能給予在地漁民尊重。

另名張姓漁民指出,三接外推影響傳統漁民營運模式,漁場改變使漁獲量減少,雖曾補貼過每艘船12萬元的6年工程期補償,但外推仍會影響未來生計,希望讓中油知道人民的心聲,別讓人民自己承擔工程後果。

承包廠商解釋,經濟部同意此工程可採分區分期登記觀塘工業專用港範圍內土地,查詢土地謄本發現,部分土地登記時間是2019年與2020年,故外界傳言工程有增加面積是誤解。且2012至2018年桃園沿岸漁獲平均1年爲509公噸,2019至2020年則是平均1年有697公噸,顯示漁業平均生產量與施工前比較並無下降趨勢。

中油液化天然氣工程處港灣施工所長張致豪表示,事實上一、二期工程都在同個範圍內,工作範圍變動不大,只是位置稍微往外推,會將漁民的意見帶回,研議如何處理。他提到,工程已發包給廠商,會督促廠商依約做好敦親睦鄰工作,包括回饋部分,另二期工程也會持續租用漁會的交通船與警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