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力衝刺推動社宅興建 籲請地方共同努力

截至今年4月底止已達成10萬603戶,中央興辦5萬2845戶,地方興辦4萬4758戶,中央在短短4年間,讓全國社會住宅推動速度超越地方,在今年底可望達成直接興建12萬戶目標。(本報資料照片)

國土管理署今表示,有關網路流傳居住正義頻被打臉之訊息,絕非事實,並進一步說明全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數截至今年4月底止已達成10萬603戶,中央興辦5萬2845戶,地方興辦4萬4758戶,中央在短短4年間,讓全國社會住宅推動速度超越地方,在今年底可望達成直接興建12萬戶目標。

國土管理署表示,臺灣推動社會住宅興辦,可分爲2階段,在106年至109年是由地方政府主辦,但109年起興建速度明顯變緩,中央立即扛起責任,接手社會住宅興辦工作,第2階段就是從110年起,由內政部偕同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投入實質興建, 4年內已在全國完成逾4.7萬戶的發包工作,也讓全國社會住宅推動案量達到歷史新高。

國土管理署指出,中央直接興建社會住宅不僅是關注居住議題,更融入民衆對於在地託老、托育、青年創業及公共空間、休憩綠地等公共設施需求,完善周邊生活機能,讓全民共享「社會住宅是好宅」的加乘效益,同時強化整體社會支持體系的發展。

此外,中央也擬定下一個8年(114-121)住宅政策,將採取生活圈概念來布建社會住宅,透過整體開發、都市更新及大衆運輸路網配合等方式,持續擴充全國社會住宅存量,以達成累計興辦25萬戶直接新建社會住宅政策目標,提供國人可負擔且品質良好的居住環境,實質減輕租屋家庭、民衆的生活壓力。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爲鼓勵地方政府積極興辦社會住宅減輕其財務負擔,中央對於地方社會住宅補助,除興建期融資利息及土地租金全額補助外,另外非自償性經費補助更是自110年起,對於決標案件改以實際興建成本計算,大爲減輕地方政府財務負擔,重申居住正義需要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努力,以落實對國人居住協助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