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園「再造」 竹市打造獨特親子空間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24)日視察「中央公園兒童遊憩再生工程」進度。
新竹振道記者 蔡文綺 /新竹報導
新竹市中央公園從民國80年啓用至今,已經超過25個年頭,先前因排水不良、光線不足,使用率並不高,這次以「兒童遊憩」爲主題進行改造,要讓新竹市有更多綠地、爲市民打造一個更易親近的休憩空間。新竹市長林智堅今(24)日視察「中央公園兒童遊憩再生工程」進度,新竹市議員曾資程、劉聲正及多位里長今日也到場表示關心。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上任後即致力於中央公園的改造計劃,成功爭取內政部營建署536萬元經費,加上市府自籌款,總計投入1300萬「再造」中央公園。改造的三大重點爲「周邊步道無障礙化」、「梳理樹木、拉進光線」,以不影響樹木生長、兼顧樹型的方式整修,讓樹木更具層次感。而最大亮點,則是臺灣其他城市看不到的「非罐頭化遊樂設施」,包括從歐洲進口的「地景式溜滑梯」及「碗狀型盪鞦韆」等,期盼打造一個獨特的親子游樂空間。
「新舊融合,也是未來中央工園的特色」,像是園內的磨石子溜滑梯,是許多市民難忘的共同回憶,也是市府在青青草原打造「北臺灣最長磨石子溜滑梯」的靈感來源,此次改造計劃保留這座溜滑梯,期盼未來爸媽帶着孩子們來玩時,也能回味自己的童年時光。此外,公園內新增兩處具設計感的親子洗手檯,也是市府團隊4月份至東京考察時的收穫,讓大小朋友都能方便使用。
新竹市城市行銷處表示,「中央公園兒童遊憩再生工程」融合動態體驗與探索學習特色,並保留大部分綠地草皮,讓各個年齡層的民衆都有適合的休憩空間。公園內除了保留原來的磨石子溜滑梯,增加兩座沙坑,並拆除原有的廢棄擋土牆與水池,更在斜坡上設置兩座「地景式溜滑梯」,也引進一般公園少見的「碗狀型、可躺式」盪鞦韆,並在各個出入口設置無障礙步道,讓不同族羣都可以進入公園使用。
中央公園新設置,融合整套「動態體驗」與「探索學習」的特色親子游樂區,小朋友可在草坪上開心奔跑,到了草坪至高點再由溜滑梯滑入沙坑,也可在沙坑上玩沙,旁邊也曾設兩座洗手檯,讓家長們不用擔心孩子玩得手腳髒兮兮。草坡後方則保留原有的老樹,龍眼、芒果樹是兒童生態探索的最佳去處,而家長有專屬的觀察休憩座椅與木平臺。各出入口也設置無障礙步道提供不同殘障的兒童或老人進入公園的通用設計。
新竹市城銷處表示,中央公園的「再造」以兒童教育與探索成長爲出發點,融合自然及友善行人步行空間爲進步城市指標,更具都市美學與綠資源再造,使中央公園活化再生,作爲本市兒童遊憩特色之示範點。此外,新竹市政府已投入1.86億元,陸續投入護城河的再造工程、文化局文化公園、經國綠廊道,以及中央公園、三民公園、隆恩圳親水空間的串連,改善目前市中心的「綠地不足」情形,逐步邁向「森林城市」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