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李明輝:臺灣史學界「超穩定結構」難撼動

由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發起的「反對去中國化歷史課綱」網路連署(https://goo.gl/PfVpzU),23日晚間11點才發起,且是在臉書上的小型連署,到29日下午已有3500人支持,包括海內外重量級學者如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峰、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汪志雄、中研院院士何大安、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明輝、臺師大歷史系教授朱鴻、臺師大東亞系教授潘朝陽及張昆將、政大歷史系教授劉季倫、臺大歷史系教授吳展良和黃俊杰、臺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等。

李明輝受訪時直指「這個政府沒用了」,他從去年「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籲謹慎審議課綱」、到今年支持管中閔上任,以及這次反對去中歷史課綱都有參加連署,「我也知道可能沒效,但還是要表態!」

李明輝表示,東亞史是學術研究者的議題,而不是高中教科書的內容,理由有三:第一,東亞是跨國觀點,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基本知識;高中生連朝代順序都搞不清,討論東亞史是本末倒置。第二,東亞核心仍是中國,中國史弄不清,又侈談東亞史?第三,東亞史本身就有歧義,日本學者、臺灣學者跟中國大陸學者的定義可能都不同,它本身是中性詞彙,蔡政府卻把這個概念拿來當稀釋中國文化的工具。

李明輝說,他不可能反對東亞史,因爲他自己就是這方面的研究者;但臺灣兼懂日本史、西洋史的人已經不多,更遑論韓國史、越南史?如果連學者都不見得能談東亞史,又爲何認爲高中生能懂?何況這份課綱也不是真的在談東亞。他表示,這次課綱委員會找來的人明顯不能讓人心服,因爲「愛惜羽毛、有學術良心」的歷史學者都不肯參與課綱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