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兒時記憶 公館鄉農會推冬季客莊福菜節農業嘉年華

公館鄉農會推福菜節農業嘉年華系列活動,首先上場的是堆稈棚。(讀者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堆稈棚請來7位老師傅傳承這項技藝。(讀者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每逢冬日,公館客莊最常見到的景象就是曬福菜,空氣中充滿着福菜香味,是許多人童年記憶,公館鄉農會爲了保存做福菜傳統,推出結合福菜節與傳統農村景象的農業嘉年華活動,並在苗栗特色館廣場,請來7位老農搭建稻草「稈棚」,讓民衆體驗傳統客莊活動。

公館鄉農會總幹事古雪雲表示,曬福菜是公館冬日特殊的景象,空氣中充滿福菜的香氣,利用收割完的稻稈堆「稈棚」更是失傳近30年的農村景觀,公館鄉農會爲把福菜產業與客家文化結合,去年在新東大橋與客屬大橋間的15公頃稻田灑下向日葵、大波斯菊、黃波斯菊種子,同時種了蘿蔔、芥菜,打造屬於公館的「花田一路」。並辦理傳統農事擠福菜、扎稈、堆稈棚,吃傳統美食福菜湯,獲得許多民衆熱烈迴響。

今年再持續推出福菜節農業嘉年華,特別在苗栗特色館堆「稈棚」,請出7位老師傅指導堆稈棚的技術,運用預留的1公頃的稻稈搭起一座稈棚,重現臺灣早年農村意象。

古雪雲指出,舊時的農業社會稻穀收割後的稻稈用途很廣,稻稈可作爲牛隻糧草、充當家庭柴火、屋頂建材或作物覆蓋物,實用性高,爲方便保存與使用,農家會將禾稈捆紮,堆疊成高聳稈棚。客家諺語「稈棚大、豬欄透糞缸、井頭透落缸」,就是描述早期農村社會理想出嫁對象,稈棚大小成爲判讀農家經濟狀況的指標。

公館鄉農業嘉年華系列活動從11月中旬稻作收割後開始啓動,第1場農事體驗扎稈已於日前在十方圓通寺前稻田完成,並於11月中旬在公館鄉農會前佈置結合竹編、稻草的裝置藝術「跨年祈福聖誕樹」,明年花田盛開時將呈現公館的「花田一路」美景,提供豐富多元的農村嘉年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