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組疫苗護照國家隊 拒成疫後孤兒

中時社論

由於AZ疫苗第一批接種的成效不佳,因此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宣佈6日起開始擴大施打對象,預計將開放所有醫事人員都可以接種,不再侷限爲第一線醫護人員。不過,醫護人員僅3成有施打意願,且這批AZ疫苗的效期只到6月15日,因此有人建議陳時中別再分什麼施打順位了,想打的人就趕快給他們打吧,不然,效期過了疫苗全都得銷燬。

陳時中矇混國人胡亂吹牛

另一方面,爲加速國產疫苗上市速度衛福部同意免除第3期臨牀試驗,拚今年6月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如通過了,那麼預期7月中旬即可施打;陳時中甚至透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採購500萬劑國產疫苗,且幾乎已經確定完成簽約程序

疫情指揮中心對開放國產疫苗的態度如此急切,甚至引發外界質疑標準過鬆、有放水的可能,可見臺灣的疫苗進程非常不理想,無論是自行研發還是對外採購,蔡政府的疫苗佈局嚴重落後,陳時中身爲疫情最高指揮官,一路以來有關疫苗發展的種種預告,根本就是胡亂吹牛,不可相信。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陳時中不斷向民衆報告有關疫苗的好消息,一下子說國產疫苗的研發進度已超前,一下子又說他的口袋裡已經有1500萬劑、3000萬劑的疫苗云云,如今看來,他的那些樂觀預期根本就是矇混國人的大內宣。

各國疫苗施打的速度持續超前,例如美國總統拜登本來預計上任100天內要完成1億人接種疫苗的目標,但58天就達標了,因此他已設下新的目標,就是在上任百日內完成2億人施打。

作爲全球疫情指標國家,一旦美國達成羣體免疫的目標,接下來就會力推疫苗護照邊境開封等措施,加速全球人流物流流通,讓受疫情影響的全球經貿儘速恢復生機

事實上,爲了力拚重啓經濟觀光,已有多個國家積極推動疫苗護照,如鄰近的南韓預計在這個月就要推出疫苗護照;歐盟則宣佈最快在今年的6月中旬實施「歐盟健康認證」機制,歐盟成員國的民衆透過手機QR Code掃描,顯示姓名等資料,以及接種過哪種疫苗後,就可以在區域內自由移動,因此,這個認證機制也相當於疫苗護照的概念與功能。

美國有部分地方政府如紐約州,推出以「數位健康通行證」爲基礎的疫苗護照,便利民衆可以進入各種人潮聚集的場合,爲的當然是藉此推動經濟復甦。

疫苗護照 經濟重啓必要機制

蔡政府常說臺灣防疫成就世人刮目相看,去年此時還到處輸出物資、天天宣傳「臺灣可以幫忙,臺灣正在幫忙」(Taiwan Can Help,and Taiwan is Helping)。然而去年深受疫情所苦的國家,今年陸續發佈發行疫苗護照、打開邊境的時程,臺灣卻因疫苗不足、施打進度過慢,蔡政府至今連何時可重新啓封邊境都不敢提。

陳時中建構了1年多的疫苗神話,如今圖窮匕現,泡沬已瀕臨破滅,即使已對外採購了1千萬劑的AZ疫苗,也不見得有助於解圍,因爲第一批11.7萬劑的疫苗就已經很難全部打完了,何況數量85倍於此,這麼多AZ疫苗要讓誰來接種?民衆不信任,疫苗就很難消化

至於通過簡化流程、快速上市的國產疫苗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難。能夠取得通行護照的疫苗都必須通過國際認證,否則就算是全民都施打了也不見得有助於打開國門,因爲國際沒有認證,臺灣民衆一樣走不出去,國際旅客也不見得敢入境臺灣。而沒有按照疫苗必要程序經過第3期臨牀試驗的國產疫苗,能夠取得國際認證嗎?陳時中別再大吹法螺滿口胡說八道了,請讓國人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免得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蔡政府必須全力爭取與主要的經貿和觀光旅遊國家建立互相承認的疫苗護照,或是類似的健康認證機制,俾利雙方來往互動,進一步爲臺灣的經濟注入活水

防疫大作戰已來到了第二階段,疫苗護照是重啓經濟的必要機制,這件事單單依靠陳時中是做不來的,蔡政府應成立一個含括外交公衛與經貿的跨部會團隊來加速進行。別讓臺灣在各國疫苗護照通行後,反而成了人出不去、貨進不來的疫後孤兒;防疫績優生如果面臨如此困境,那也真是太諷刺、太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