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嗎?

中國時報社論

民進黨發言人針對前總統馬英九拜謁中山陵時稱「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在臉書發文抨擊「臺灣就是臺灣,我們是臺灣人,誰跟你是中國人」,引起電視政論節目許多關注與爭辯,質疑賴清德的兩岸路線已由蔡英文的「兩國論」靠往更「獨」的「兩族論」,兩岸成爲「非我族類關係」。此事極爲敏感,但未見民進黨中央澄清,令人不得不懷疑,這是否爲賴清德時代民進黨的最新立場?

民進黨發言人惹議

臺灣多數民意支持「維持現狀」,美國對臺政策核心也是「維持現狀」,大陸希望「水到渠成的統一」,則是另類「維持現狀」。民進黨主張臺獨,卻是改變現狀,因而很難在一對一選舉中獲過半選票當選。直到2016年蔡英文抓住眉角,以「維持現狀」淡化臺獨立場,其「現狀」的內涵是「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終於得到美國的支持與多數選民的認同,而能順利當選,兩岸關係未立即「地動山搖」。

其後兩岸關係逐漸惡化,2020年蔡英文以「抗中保臺」策略當選連任,中美關係與東亞地緣政治適時發生結構性改變,兩岸與臺美關係隨之變化。蔡英文改以「四個堅持」爲兩岸政策核心,強調「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雖屬「兩國論」,但兩岸間的「模糊連結」仍然存在,譬如憲法、文化、民族、一家人等。華人社會「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模糊」是中國人的智慧,蔡英文藉着「模糊性連結」避免了兩岸攤牌。

美國對華政策也是一種「模糊的智慧」,無論1972年的《上海公報》或1978年的《建交公報》,都在「一箇中國」基本原則上保留了若干解釋的空間,即使1979年生效的《臺灣關係法》,對是否軍事保護臺灣也非常「模糊」。「戰略模糊」讓美國得以與大陸維持官方關係,同時維持臺灣的非官方交往,臺灣治權現狀未變,兩蔣時代如此,於今亦然。拜登政府與中國的所謂「護欄」,主要就在美臺關係的界線,博弈仍在進行中。

蔡英文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與馬英九時代兩岸「主權重疊、治權互不隸屬」很不一樣,但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並未改變,人民感受「現狀」並未動搖,即使過去7年在新課綱與民進黨種種「去中」政策導引下,兩岸心理距離日漸疏遠,但蔡英文在操作上保持謹慎,兩岸關係雖危險但未崩裂。

賴清德要表明態度

蔡英文的謹慎,一方面源自美國不支持臺獨,二方面來自臺灣內部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依然強烈,更重要的是與她的背景有關。她是在李登輝時代入府爲幕僚,並無臺獨運動背景。陳水扁時代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時,曾在立法院自陳「我是中國人,因爲我是念中國書長大的,受的是中國式教育」。她強烈認同臺灣,堅持主權獨立,但不改變憲法連結,也不否認與中國的文化連結,「維持現狀」政策有一定可信度。

但賴清德不同,他出身臺獨運動,又宣稱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繼承蔡英文兩岸路線的說服力不足,「疑賴論」其來有自。在即將來臨的大選中,他的兩岸路線將受到質疑,壓力不僅來自藍營,也來自美國與大陸,將是他2024選戰的主要考驗。

臺灣政要不分藍綠,很多人都曾前往大陸尋根祭祖,如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等。綠營前總統陳水扁曾託人到大陸尋根,知道祖先來自福建詔安後,還修了族譜;前副總統呂秀蓮、駐日代表謝長廷等也都曾回大陸祭祖。文化與血緣上的中國人仍然是多數臺灣人的認知。

臺灣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但臺灣人是中國人。過去30年至少20萬臺商在大陸受到「家人」般的待遇,臺商致富,臺灣經濟受惠。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問題就不是民族問題,而是家人間的爭執。臺灣在地緣政治下已成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賴清德若確定採取「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路線,「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失去依託,臺海風險必隨之升高。2024選戰已展開,賴清德要想清楚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