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三孃教子反悔秀 柯文哲能擔大任?

社論

臺灣政治史上原本可締造新頁的國民、民衆兩黨合作創舉,歷經不斷的波折與努力,在總統大選登記即將截止之際,雖然雙方都表示要努力到最後一刻,但各種明顯的跡象已經說明,藍白合與侯柯成配幾可確定已經破局;藍白兩黨的侯友宜、柯文哲將各自參選總統,若加郭臺銘也投入戰局,在「四腳督」的分票拉扯下,民進黨賴清德的勝選總統之路將更爲篤定,臺灣的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的前景,亦將陷入更難測的風險之中。

迷失在權謀的競逐中

侯友宜最後呼籲,由雙方各派2名專家學者,在全程公開直播下重新檢驗討論9份民調結果,以確認誰正誰副的建議,柯文哲趁演講場合迴應,稱藍白協商簽署協議如「期約賄選」,並說郭臺銘向他提到「龐氏騙局」,暗指自己被國民黨詐騙。隔天柯並未親自迴應侯,而由「主戰派」的黃珊珊等人召開記者會,表示同樣數據不會改變結果「無此必要」,可謂話說得夠絕,「藍白破」更明確。

當天下午國民黨在隨後召開的記者會上,侯友宜也不再親自迴應,而由侯辦議題小組召集人柯志恩率3位民調專家,再次釐清國民黨從未要求柯讓6趴,至此嚴肅的政黨協商淪爲無謂的「統計學」口水爭議,成爲綠營支持者的笑柄。說白了,藍白兩黨都不願揹上破壞合作的罵名,才儘量撇清責任,嘴上都沒有說破局,實質上已經破局了。

民衆黨到最後仍強調,在追求政黨輪替的目標下,在野陣營必須整合出最強的候選人,否則就是保送賴清德當選,意味從他們所認知的民調中顯示,柯文哲才應是領銜的總統候選人;但面對柯如此反覆無常、舉棋不定的高傲與善變,政黨協商最後階段公然背棄協議、形成如此難看的僵局,即使侯友宜願意委屈爲副,國民黨與廣大支持者又怎麼可能如此屈從?

民進黨近8年來貪腐濫權、並使兩岸籠罩兵兇戰危陰影的執政表現,終於累積出有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再加上藍綠惡鬥的負面慣性,這些大環境的因素無疑都提供了柯文哲趁勢崛起的養分,但機巧善變的他在享受羣衆賦予的光環,以及民意企盼改變的政治紅利的同時,卻也開始迷失在權術與謀略的競逐中,以爲憑他一己的魅力與自負的智商,不僅足以運轉一個新興的民衆黨,還可以把老牌的國民黨、中古的民進黨照樣耍得團團轉!

臺灣人付出沉重代價

民衆黨要不要與國民黨合作,本來就有合與不合的兩種選擇,兩種選擇各有利弊和風險,柯文哲故作神秘,操弄風向好幾個月,最後關頭終於在馬英九的見證下籤下「藍白合六點共識」,但很可能在那一刻就後悔了;當晚他接受訪問就說「被突襲」,然後又在翻盤記者會上調侃自己,下次一定不只身與國民黨協商,因爲他太容易說「好啦好啦」,結果「被誆了」。

在72小時反悔的過程中,民衆黨舉黨傾巢而出,柯文哲還全家出動,從柯媽媽、柯妹妹到柯太太哭成一團,上演「三孃教子」濫情秀。白紙黑字籤的協議寫得明明白白,他卻能在舉國大衆前公然反悔不作數,如何對得起他的競選口號「KP」(Keep Promise)呢?這與當初郭臺銘在國民黨初選落敗就翻桌不認帳有何兩樣?又如何讓人信賴他角逐國家領導人的抗壓力與政治誠信呢?

柯文哲曾不只一次表示,藍白不合,中華民國就完蛋,在簽下藍白合協議當晚的臉書中,他也強調因爲單獨選贏不了,但這些認知、宣示或承諾,彷彿隨時會在他自詡「外科醫生最後30秒才做決定」中理所當然地改變,別人只能配合。

這就像柯文哲當初是把大巨蛋當成「五大弊案」之首痛打,因而博得年輕人歡心,順利當選臺北市長;結果「五大弊案」全都查不出個所以然,無疾而終,卻拖累大巨蛋一卡8年,不僅以犧牲市民的育樂生活爲代價,更耗費了老百姓的納稅錢,難道不須負任何責任?如今他又卡了藍白合,企盼臺灣重獲新生的選民又要付出何等代價?

這大半年來從倡議藍白合,到藍白拖、最後藍白鬥、藍白破,過程中讓柯文哲賺飽了聲量與流量,也激化、動員了支持者的情緒,同樣的負面效應也出現在國民黨的支持者身上;藍白互相攻訐、兩敗俱傷的芥蒂也會使中間選民反感厭惡,如何重整旗鼓抓回傳統支持者與中間選民的認同,尤其是侯友宜陣營必須加強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