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反中粗暴言論 陳時中大可不必

中國時報社論

民進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批評臺北市政府舉辦雙城論壇,「就像是流氓在家門前晃來晃去還跑去奉茶」,柯文哲則反嗆蔡政府保留ECFA纔是「資匪」。陳時中口無遮攔的個性衆人皆知,此次「流氓奉茶論」在其爭議言論簿上又添一樁,完全可以用他的另一句名言「粗暴言論,大可不必」來回應。

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無能

綠營基本盤聽了陳時中這席話,一定感覺很爽。表面上看,「流氓奉茶論」折射出陳時中以及民進黨一直以來的兩岸立場,實質上卻暴露出陳時中本人毫無中心思想,只會看風向迎合民粹的無知與無能。而陳時中的這種政治本質,早就從他擔任防疫指揮官開始,就日復一日地在民衆面前上演了。

今年7月雙城論壇舉辦前夕,當時已獲得民進黨正式提名的陳時中,曾表示雙城論壇若「有價值存在就應該辦」,並稱積極尋求雙方站在自由、民主、平等和互惠的價值上來合作。即便陳時中當時對雙城論壇的打官腔式迴應,已經隱含了日後否定論壇存在價值的意味,但如果對比現在的「流氓奉茶論」,上次的表態顯然要理性很多。

不難想像,陳時中對雙城論壇態度的急轉直下,除了有臺北「三腳督」情勢下守住基本盤、坐收藍白分票漁利的選戰策略考量,更多是因爲8月裴洛西來臺後中共圍臺軍演,給臺灣主流民意帶來的震撼和無奈,堅定了民進黨把「抗中保臺」作爲年底選舉主軸的決心。透過這個角度,再來看中共軍演後綠營一再鼓吹的「民意無感論」,反而變得自相矛盾,否則一向跟着風向走的陳時中,如今也不會對雙城論壇拋出如此粗暴的言論。

陳時中對大陸的傲慢、偏見和仇視,實質也是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無知與無能,這是民進黨過去20年來從執政到在野、再到執政都沒能做出改變的頑疾。先講無知,民進黨的國際觀完全被冷戰思維綁架,將中國大陸與西方、國際社會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幻想爲非黑即白的陣營對抗,完全忽視了大陸與美歐日之間廣泛深入的利益連結,以及西方國家處理對中外交仍有堅持一中政策的底線認知。

不可否認,習近平時代的大陸對外關係的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逆全球化民粹、新冷戰思潮和中國威脅論也的確在近年來合流,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更令世界政治的冷戰味道更濃。然而,無論是拜登政府建構美中護欄的努力,還是日韓星澳等印太區域要角仍尋求平衡美中關係的定位,都凸顯出民進黨政府一面倒「聯美抗中」的幼稚。

獨派尾巴搖狗的荒腔走板

再講無能,民進黨在馬政府時期就叫囂要公投廢除ECFA,2014年的太陽花反服貿學運,也是針對ECFA的後續協議,結果蔡政府執政6年卻把維持ECFA當做兩岸政績。不僅如此,民進黨一直喊着「雞蛋不要裝進一個籃子」,結果臺灣對大陸經貿依賴度節節升高,新南向反變成專害臺灣年輕人的詐騙樂園。最諷刺的是,8月中共軍演加碼後,面對越過臺灣上空的飛彈和近逼領海的軍艦,蔡政府除了裝聾作啞外,也乖乖對大陸強制我輸陸產品須標識「中國臺灣」的要求照單全收。

以偏見包裹無知,以仇恨掩飾無能,這是民進黨屢試不爽的選舉高招,也是陳時中自擔任防疫指揮官、到如今參選臺北市長,政治資本愈積愈多的「財富密碼」。九合一選戰本應以經濟民生、地方治理爲主軸,而近期治安惡化、股市崩跌、財富縮水、防疫神話破滅顯然加劇了執政黨的困境。毫不令人意外,民進黨正再次擡起抹黑、抹紅這兩口大砲,接下來還有什麼驚人奧步、還會爆出什麼「黑天鵝」實在難測,但至少可以確定,臺灣老百姓的整體利益註定淪爲政治內耗和臺海危機的犧牲品。

兩岸要和平、要對話、要一起做生意,這是連民進黨都無力改變的現實,但如今面對獨派「尾巴搖狗」的荒腔走板,臺灣民意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與主張,不能再被民進黨、陳時中他們牽着鼻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