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欠缺蔡英文韌性 賴清德一斗就破

中國時報社論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從明年1月起中止ECFA的12項化工產品關稅減讓,這是對岸自12月15日宣佈認定我方違反ECFA條文、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以來的第一個動作。弔詭的是,前一晚還在政見會上痛罵服貿的賴清德,居然沒有第一時間迴應,僅派出民進黨發言人重彈「中共介選」老調,反觀國民黨「侯康配」立即發聲提供解方。

蔡賴應對 黨政不同調

北京今年4月丟出貿易壁壘調查的震撼彈,當然有影響臺灣民意的政治動機,問題是,這和2024總統大選誰上誰下有關係嗎?表面看是有,但細探北京此番調查的真實目的,其實是要求臺灣對等開放市場,或是要求重啓ECFA後續協商、恢復兩岸雙向開放進程。無論是國民黨、民進黨還是民衆黨,都必須要面對。這是兩岸政經戰略層次的大哉問,也是2024選後大陸必然要推動的對臺議程,和選舉結果關聯不大。

因而,檢驗藍綠白對ECFA走向的態度與政策規畫,就成爲考驗三黨總統候選人是否擁有國家領導人的遠見、膽識、能力的重要判準。姑且不去和有意延續ECFA、恢復兩岸協商的侯友宜、柯文哲相比,僅僅把賴清德針對兩岸經貿議題的表現,與蔡英文總統進行對比,就可以明顯看到兩者差距已經是雲泥之別。最重要的區別在於,蔡總統處理兩岸事務的韌性與抗壓力,是賴清德無法掌握、也學不到的。

首先,面對陸方收回ECFA早收清單12項貨品關稅優惠,民進黨中央和蔡政府經貿團隊的反應完全不同。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ECFA佔臺灣整體出口低於4%,對整體經濟影響非常低;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說,臺灣石化業者早就主動分散市場,政府都有充分評估;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重申我方願意在WTO架構下協商。可以看到,無論上述迴應是否有淡化衝擊、安撫業界的意圖,但至少蔡政府在論述上回歸經濟和專業。

相比之下,賴清德的民進黨中央發言人完全是生硬粗暴的政治語言,提不出ECFA中止的對策,反指控國民黨爲「在地協力者」,掀起有罪推定的輿論公審。這個問題,恰恰是賴清德無法獲得國際社會信任的癥結所在。最顯著的案例,便是蔡總統上任後承諾依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任內多次頂住獨派壓力,力保公投、修憲不碰法理臺獨。但賴清德呢?至今居然說出「臺獨是由對岸定義」的笑話,也從未承諾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讓人民如何相信他上臺「戰爭機率最低」?

鴕鳥戰術 兩岸下死棋

其次,賴清德的抗壓力在總統大選前夕完全破功,無論是面對「賴皮寮」的虛僞淚水,還是面對ECFA生變時的鴕鳥戰術,都暴露出賴清德過去標榜的「爲了核心價值絕不妥協」的強硬形象,只不過是魯莽的政治作秀,這招騙選票,一旦升格到國家領導人素養的考覈,就完全過不了關。其實,如果賴清德稍有智慧就該知道,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秘訣就在於「你來我往」,否則很容易下成死棋,既斷了後路,也露出底牌。

以貿易壁壘調查爲例,就北京而言,上策當然是迴歸九二共識的兩岸協商,這點民進黨必然做不到,中策是民進黨政府迴歸世貿規則開放市場,下策纔是兩岸貿易戰。對賴清德、民進黨而言,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宣佈,既然對岸中止12項關稅減讓產品,那麼我方就評估開放12項對臺灣產業與安全無虞的大陸產品進口作爲迴應,並表示願意在WTO架構下協商,北京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更何況,我國在WTO的會員簡稱就是「中華臺北」,完全不存在臺獨問題,賴清德敢像2016年蔡總統認同「中華臺北參加世衛大會沒有矮化問題」那樣,向對岸表達願意以「中華臺北」名義啓動WTO協商嗎?

很顯然,賴清德沒有這樣的智慧,甚至連因應的上、中、下策都沒準備,只剩聲嘶力竭罵中共、罵在野黨。蔡英文總統執政近8年,兩岸關係尚且「鬥而不破」,賴清德缺少蔡總統的智慧、韌性,更沒有抗壓力,若交給這種人領導國家,臺灣未來面對北京恐「一斗就破」,必然遭遇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