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衝破基本盤 讓綠色鐵幕落幕

社論

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只剩最後4個月,目前民進黨賴清德取得穩定優勢,根據TVBS最新民調,賴清德拉開差距,獲得37%的支持,ETtoday民調雲賴獲35.3%;美麗島電子報、臺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更突破4成。種種跡象顯示,賴清德已經突破民意天花板。

直攻民進黨優勢選區

對比執政陣營的進展,在野陣營則顯得無比混亂。不只藍白整合沒有任何實質進展,處於隔空放話和初步接觸階段,郭臺銘更以無黨身分宣佈參選總統,展開連署。可以預期,未來在野陣營整合難度將愈加複雜。而當在野各方只顧個人私利,討論政治整合時,勢必將直接導致對民進黨執政缺失的監督失焦,包括綠能貪腐、民生弊病等問題。這其實也是造成賴清德支持率一路攀升的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以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長期數據來看,民進黨支持率從2015年首次超過3成大關後,只有在2017年與2018年的韓流下降到2成出頭,其餘時間都在3成左右徘徊。2020年甚至創歷史新高,達34%。不過2023年上半年卻顯示民進黨開始走跌,27.3%的支持率更是2019年以來最低點,顯示臺灣民意反綠趨勢逐漸成形。然而在野陣營的分裂與混亂,不只無法讓反綠浪潮成形,更讓綠營在2023下半年開始凝聚。

但在三腳督甚至是四腳督的選戰結構裡,只要泛綠基本盤在3成以上,則賴清德勢必就能斬獲3成5至4成的選票,幾乎穩操勝算。所以對在野陣營來說,強化監督制衡,削弱泛綠基本盤,其實是眼下最急迫,也是多數臺灣民衆關心的事。

那要如何才能減少泛綠基本盤?近期,中天電視臺就從綠營大本營臺南、高雄出發,邀請跨越藍綠的意見領袖,結合實體活動與線上直播,展開巡迴的「廟口開講」,創造相當話題聲量。從南部出發,用新媒體發聲,直攻民進黨的優勢選區和選戰武器。

爲何廟口會再次重要起來?在過去,廟口是臺灣傳統社會的鄉里中心,不只象徵着在地信仰,更是人心匯聚、庶民走動,最能代表臺灣傳統價值、基層心聲的所在。在選舉中,候選人若在參拜地方大廟時獲得廟方信徒隆重接待,更會被視爲是在地鄉親力挺。2022地方大選,國民黨競選高雄市長的柯志恩就將傳統宮廟與新媒體結合,推出18場廟口開講,在廟埕做小型造勢,結合大小直播平臺,創造每場直播近萬人在線收看,以及總觀看千萬點閱,最終雖然並未勝選,卻也締造國民黨高雄市長合併後第二高票紀錄。

展現基層人民的意志

而南部廟口開講締造的驚人流量,在2022選舉也讓民進黨、陳時中於臺北效仿,不過相比高雄接地氣的風格,過去從街頭出身的民進黨反而走精美路線,昂貴的舞臺與燈光效果顯然並未帶給綠營相應的回饋。整體來說,過去象徵人際關係網路的廟口,透過與新媒體的結合,其在地、基層的象徵性意義,得以在網路社羣時代重生。

此外,廟口開講除了透過直播獲得新生外,更重要的則是擷取精華片段而成的短影音。短影音不只可以在公開社羣,包括YouTube、IG、Facebook等平臺傳播,亦可在封閉社羣活躍,例如Line羣組,讓短影音擁有更強的社羣穿透力,可以影響到不同年齡、地區、特質的使用者。

除了善用新媒體媒介,中天的廟口開講更添加跨越政黨色彩的元素,不只從被視爲是綠營鐵票倉的南部出發,也找來許多泛綠政治人物,比如民進黨創黨黨員許國泰、被視爲獨派的施正鋒教授、前民進黨臺南縣長蘇煥智等。對比泛藍政治人物,可以明顯看出,泛綠政治人物在整體流量的表現更亮眼。

泛綠基本盤並不是鐵板一塊,2018年的韓流就證明過,重視基層、善用新媒體、從南部出發,綠色鐵幕都有可能落幕。目前中天已率在野之先,舉辦擁有上述三特質的廟口開講,透過跨越藍綠、在地基層的心聲,展露監督制衡精神。選戰最後4個多月,決定勝負的未必是高層的政治角力與整合,而是基層人民的意志。以無色覺醒的力量,翻轉當前的政黨版圖,才能翻轉檯灣的未來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