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首創催化技術 助新藥研發突圍

中山大學化學系透過全球首創的催化技術,製備關鍵分子結構「吖丁啶」,未來可廣泛應用在藥物研發、合成領域。(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研究團隊透過全球首創的催化技術,成功製備關鍵分子結構「吖丁啶」(Azetidine),未來可廣泛應用在藥物研發、合成領域,造福黑色素瘤、高血壓、類風溼關節炎等患者。該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權威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期刊」,瑞士著名藥廠也主動邀約團隊合作研究。科學家運用實驗技術與電腦模擬工具,預測最佳的藥物分子結構,用於開發新藥。「吖丁啶」(Azetidine)的分子結構不僅能夠增強藥物的療效,更能減少副作用,被認爲是新一代藥物研發的重要關鍵。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表示,利用傳統的合成方法制造「吖丁啶」需使用一些會對人體、生態有害的化學物質,研究團隊嘗試透過「二合一型催化劑」來同時進行極性反應和自由基反應,以少量的市售二溴化鎳試劑並提供鎳金屬與溴陰離子2種催化劑,透過「極性—自由基接力催化策略」合成「吖丁啶」,產率高達97%。

廖軒宏指出,未來「吖丁啶」可應用在治療不能手術切除或轉移型的黑色素瘤,甚至是降血壓藥物,針對中、重度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研發也有幫助。

由於目前吖丁啶在藥物合成上仍有許多難題,廖軒宏強調,未來計劃利用光和電這2種綠色能源技術來攻克難題。

中山大學化學系系主任李志聰表示,這項創新研究有助於可促使「吖丁啶」在藥物設計中的應用更加廣泛。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引起全球許多研究團隊的注意,瑞士著名藥廠也主動邀請團隊進行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