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東銀控股啓動重整,或涉兩家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鵬 成都報道

5月8日,ST迪馬股價異動,從跌停價0.86元/股升至漲停價0.95元/股,距重歸“1元”面值退市紅線上方咫尺之遙。

晚間ST迪馬公告,當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重慶東銀控股集團的告知函,因東銀控股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根據《破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其債權人重慶興業實業公司於2024年5月8日,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申請東銀控股重整的相關資料。

對此ST迪馬稱,“若重整申請材料被法院接收後,東銀控股將按法律法規要求積極推進重整工作,系統化解決東銀控股債務風險。若順利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東銀控股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持續經營能力;若重整失敗,東銀控股將存在被宣告破產清算的風險。”

另據東銀控股官方公衆號消息,5月7日,公司已和重慶市江南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投資框架協議》,通過進行司法重整,實行資產、債務、權益以及業務一攬子重組,根本性推動企業脫困。

回顧東銀控股的債務問題,至今也已經延續6年多時間。

2017年10月,東銀控股債務問題爆發;2019年1月25日,東銀控股債務重組協議獲表決通過,正式進入重組階段。

直至近期,江南集團被確定爲東銀控股的潛在戰略投資者。“早在去年東銀便已經開始與江南集團進行接觸。”接近東銀控股的人士介紹稱。

據瞭解,江南集團是重慶當地國資企業,註冊資本達20億元,由重慶市南岸區國有資產管理中心100%持股。

截至目前,東銀控股業務涵蓋特種車輛、煤炭、民營油品、有色金屬和農業等多個領域。

其中,成立於2003年中凱礦業爲有色金屬、貴金屬行業的礦業公司,東銀碩潤則是重慶成品油零售行業除中石油、中石化以外規模最大的企業。

上述東銀控股消息還指出,江南集團獨立或與其他聯合投資體,會作爲重整投資人蔘與東銀的重整程序。其和聯合體被確認爲重整投資人後,將執行投資協議和重整計劃。

待成爲東銀控股股東後,則將進一步整合相關產業鏈資源,同時加大對東銀核心業務資金和資源的投入,提升東銀集團的經營業績和行業地位,將其打造爲覆蓋有色礦產開發、煤炭資源開發、通用機械製造、高端製造等於一體的大型產業集團。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ST迪馬以外,東銀控股旗下還有擁有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智慧農業,前者通過江蘇江動集團持有其25.55%的股權。

後續,隨着東銀控股重整推進,ST迪馬、智慧農業的控制權也不排除變更的可能。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2023年度報告》,2023年度引入重整投資人的14家上市公司中,重整後變更控制權的共有6家,佔比43%;另有5家重整後不會變更控制權,佔比36%;2家控制權可能會發生變化,1家公司控制權是否發生變更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