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評彈《林徽因》登臺 週末說唱人間四月天

上海評彈團《林徽因》9月24、25日將在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登場。(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

上海評彈團道出「人間四月天」!歷時3年打造出中篇評彈《林徽因》,以家喻戶曉的民國傳奇才女爲題材,透過評彈藝術的獨特韻味,輕攏慢撚、嘈嘈切切,說唱出4位民國男女間的細微情誼,9月24、25日將在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登場。

《林徽因》是上海評彈團近年最突破的作品,不同以往的簡易空臺與旗袍長衫,而有營造氛圍劇場設計、點綴人物的專屬服裝,甚至還以徐志摩《再別康橋》原詩改寫作「序幕曲」,這都是評彈從未嘗試的表現方式,3月甫在上海首演,隨即就一炮而紅。

由於評彈書目過去以傳統的經典長篇《白蛇傳》、《玉觀音》居多,且在古代欣賞一出長篇,有如觀賞連續劇般,往往得連續聽上10多天結局才能明朗,24、25日將登臺的《林徽因》,僅分爲〈康橋別戀〉、〈紫燕繞樑〉及〈毗林而居〉3回劇目,觀衆只需花上2個半小時,便能聽完林徽因的傳奇一生。

不僅如此,上海評彈團團長秦建國融入了許多評彈流派風格唱腔,讓此一新作別具古韻新風。他認爲:「借力突破是一種智慧的舉措!」評彈近幾年屢被電影援引,名家紛紛於春節聯歡晚會嶄露頭角,海派文化由是被更多人們瞭解喜愛、欣賞呵護,《林徽因》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研創催生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出自被譽爲「江南才子」的編劇竇福龍之手,他不僅擅長編寫典雅華美、順暢易懂的歌詞,且爲了符合時代背景,《林徽因》一劇亦有大膽創新之處。

《林徽因》除了將以傳統的蘇州方言演出外,演員也在臺上講起英語、普通話,雖有別於評彈的傳統表演手法,但評彈藝術的蔣調、張調、俞調等流派唱腔,均原汁原味地於舞臺上呈現。

「徐志摩愛了她一輩子,樑思成陪了她一輩子,金嶽霖等了她一輩子。」透過評彈吳風雅韻打造出的《林徽因》,除恰如其份地詮釋民國知識女性外,也讓吳儂軟語得以綻放曲藝的新生命;詳情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