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市場缺失多 攤商吐苦水

臺北議會財建委員會21日前往環南中繼市場考察,有攤商當場議員抱怨冷氣管線排風管不斷滴水,甚至只用膠帶隨便黏貼。(張立勳攝)

臺北市議員21日前往中繼市場考察,環南市場攤商當面抱怨冷氣管線一天到晚漏水、出入口不清楚及電話故障使生意差;議員也發現垃圾處理車輛消毒池被填起來淤積髒水,做半套搞成四不像。另外,位在橋下開放空間魚市場,只要颳起風雨根本無法做生意。北市市場處迴應,會盡快改善缺失。

空間小引反彈

議會財建委員會昨日前往環南及魚市場中繼市場考察,環南市場第一期已在今年3月9日峻工預計7月4日開幕,第二期預計2023年1月完工。

環南綜合市場自治會長正宗指出,中繼市場空間比原本小很多,貨物地方放,引起攤商反彈;市場2樓規畫停車場,改爲安置攤商,地板材質容易滑倒,多次反映才改爲金鋼砂防滑。

議員實地考察攤位區時,姚姓攤商當場陳情,試營運以來,天花板冷氣管線、排風管不斷滴水,甚至隨意用膠帶黏貼;另一名陳姓攤商埋怨因電話線壞掉,接不到生意,2天損失十幾萬元。

議員劉耀仁陳重文到垃圾處理場,發現臭氣四溢,戴口罩都擋不住臭味,出入口地上有多個坑洞積滿髒水;市場人員聲稱原來有輪胎消毒池,但不知爲何被填起來。陳重文痛批市府弄成四不像,要求恢復消毒池。

接着轉往魚市場中繼市場,由於位在華中橋下方沒有遮敝,不但冬天冷,只要颳起風雨根本無法做生意,議員要求市府儘快規畫遮雨簾

魚市要遮雨簾

劉耀仁指出,不能讓基隆崁仔頂、新北三重魚市超越臺北魚市。臺北魚市企畫經理王維偉說,魚市搬來中繼市場生意不減反增,應該是交通位置、停車方便吸引採購,今年4月銷售量去年同期增加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