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戲市場首次突破3000億元 海外收入延續跌勢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經歷了2022年的短暫下跌後,中國遊戲市場在2023年回暖,同比增長13.95%,首次突破3000億元關口。不過,研究機構認爲,之後中國遊戲市場的增長或將放緩。

與此同時,曾經連續高增長的海外市場出現收縮。國產遊戲出海收入延續下降趨勢,同比下跌5.65%。

在當前趨於飽和的市場環境下,小遊戲賽道成爲較受矚目的發展領域。三七互娛戰略投資副總裁王自強表示,在小遊戲賽道,必須把握機遇、前瞻性佈局,培養並掌握流量經營的能力,深化賽道理解、提升產品迭代能力,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用戶規模止跌轉增

12月15日,由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與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主導編寫的《202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佈。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95%,達到3029.64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關口。

收入增長並創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疫情期間的諸多負面因素明顯消退,用戶消費意願和能力有所回升;遊戲新品集中面市並有爆款出現,與長線運營產品共同撐起收入增長;普遍採用多端併發方式,對收入增長產生明顯助益。

第三方研究機構伽馬數據發佈的《2024中國遊戲產業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顯示,一些新上線遊戲,如《崩壞:星穹鐵道》《逆水寒》,2023年累計流水達數十億元。在這些高品質新遊的帶動下,2023年中國遊戲市場已在較大程度上出現回暖。

2023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止跌轉增,同比增長0.61%至6.68億人,創歷史新高。其中,移動遊戲用戶規模約6.57億人,同比增長0.38%。

收入規模佔比74.88%的移動遊戲市場同比增長17.51%,達到2268.60億元,同樣創歷史新高;客戶端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爲662.83億元,同比增長8%,主要受客戶端新游上線、網吧回暖、更多新遊採取移動及PC端同步發行等因素的影響;主機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8.93億元,同比增長率22.93%,主要受高知名度產品集中上市與硬件銷量增加的影響,其中新世代主機及限定版主機的帶動作用尤爲顯著。

原創IP已經成爲移動遊戲內容生產的主力軍。在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動產品中,原創IP數量佔比51%,收入佔比47.83%。另外有21%、9%和5%移動遊戲的IP分別源自客戶端遊戲、單機/主機遊戲和移動遊戲,收入佔比分別爲32.37%、6.91%和4.68%。

2023年,多款二次元遊戲集中上線,帶動這一領域市場規模增長。這一年,二次元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17.07億元,同比增長31.01%。報告解讀稱,這主要得益於用戶羣體付費意願較高且能力較強,頭部產品盈利能力尤其令人矚目,少數新品的表現也異常強勁。此外,二次元市場集中度較高,而收入主要集中於頭部產品,那些非頭部產品的營收水平並不理想。

展望未來,伽馬數據認爲市場仍將增長,但增速或放緩。這是由於市場規模由付費直接帶動,但當前用戶的遊戲時長及支付金額均處於較高水平,難以再推動市場實現快速增長。

該機構提出,當玩法、題材高度切中用戶細分需求時,較多用戶願意提升付費水平,市場也將受此影響而持續擴張。從遊戲獲得樂趣仍然是顯著影響其付費表現的關鍵要素,如果能更精準地挖掘到用戶的興趣點,或能在更大程度上激發用戶付費意願。

出海競爭或加劇

2023年,國產遊戲海外市場收入延續2022年的下跌趨勢,同比下降5.65%,達到163.66億美元。

伽馬數據指出,海外地區移動遊戲市場整體收縮,進而導致中國遊戲收入也隨之降低。而在未來,出海競爭更激烈,國外增加了對本地遊戲產業的扶持力度,對進口產品的監管也會越來越嚴格,包括准入條件、隱私保護、支付合規等,遊戲出海將面臨更大挑戰。其認爲,由於中國企業的出海進程深化,深入更多地區的頭部市場,隨着遊戲市場受宏觀經濟回暖而提振,中國出海收入也將回暖。

就具體地區而言,美國、日本仍是中國移動遊戲主要海外市場,佔比分別爲32.51%和18.87%;韓國位於第三,爲8.18%;德國、英國、加拿大合計佔比9.45%;中東、拉美等海外新興市場則未見顯著提升。

伽馬數據指出,這是因爲日、韓、美、東南亞有較成熟的遊戲市場、較高的經濟水平,或者臨近地區有相似的文化;在以巴西、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爲代表的拉美、中東國家,遊戲產業仍處於較早期,現階段遠未達市場上限。

近3年來,策略類國產手遊一直是海外營收主力。在國產移動遊戲海外市場收入前100名的遊戲中,策略類佔比40.31%,角色扮演類佔比15.97%,射擊和休閒類佔比分別爲10.03%和5.11%。

伽馬數據提出,在出海方面可以加強對全球性IP的挖掘。在廣泛的用戶偏好下,IP能在獲客、留存、流水變現等層面發揮重要作用。而受用戶普遍認知的影響,全球性IP可在上述價值的基礎上,額外發揮拓展出海地區的利好,因而具備更高的潛力。“諸如‘合金彈頭’‘暗黑破壞神’‘阿凡達’等高知名度的全球性IP均於近年授權遊戲改編,這意味着企業有更大的機會分享全球性IP的利好。”

另外,支付也是影響國產遊戲出海獲客、營收的重要因素。伽馬數據《中國遊戲出海支付研究報告》顯示,超五成受訪企業表示不夠了解本地用戶,超六成企業認爲用戶充值體驗差。全球支付體系的複雜性首先體現在地區多元化,幾乎每個地區相對常見的支付形式都在5種以上,且地區間的主流支付方式也存在差異。在遊戲企業目前的支付份額中,六成遊戲企業三方支付通道佔比超30%。

與海外相比,本土市場對國產遊戲的消費意願進一步提高。報告顯示,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銷收入2563.75億元,同比增長15.29%。而在去年,這一增長比例爲-13.07%。

小遊戲賽道崛起

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小程序遊戲市場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300%。現階段小程序遊戲的變現模式主要包括內購付費、廣告變現、混合變現三類。目前由於內購付費的佔比快速提升,帶動了小遊戲市場規模的較快增長。伽馬數據指出,《鹹魚之王》產品在本年度取得了較高的市場熱度。

未來小遊戲領域將呈現至少三項趨勢:第一,小遊戲領域仍存機會,這是由於激活其潛力的因素仍然存在,即質量提升、買量成本較低、跳轉鏈路更完善、多潛在用戶;第二,付費優化將成創收重點,這是由於小遊戲用戶具備內購付費、廣告變現接受能力雙高的優勢,但對付費點、付費項目的要求與App版本有差異,因而能更早完善產品調優的團隊將具備優勢;第三,小遊戲將更快進入高價值用戶競爭階段,這是由於競品增加進而快速拔高獲客成本,因而如果無法獲取更多高價值用戶,產品利潤或將更快地被成本抵消。

在小遊戲賽道,三七互娛企業已經佔據一定優勢。伽馬數據統計顯示,現階段,三七互娛產品在流水上佔據微信暢銷小遊戲榜TOP10中的兩席、獲客上佔據小遊戲推廣數量TOP10中的三席。在研發層面,小遊戲的核心玩法是創收重點,而三七互娛具備較快解析玩法並於新遊運用的能力,能力運用在SLG品類已有先例;發行層面,小遊戲更看重被動觸達,這與三七互娛的流量經營能力較爲契合。

在12月14日的中國遊戲產業年會產業趨勢發展論壇上,三七互娛戰略投資副總裁王自強表示:“國內遊戲市場其實是往輕重兩個比較極端的方向在發展。”與遊戲App精品化趨勢相對應,小遊戲因爲輕量化、點開即玩的特點,更適合快節奏、碎片化場景,也能滿足差異化的玩家需求。其指出,在小遊戲賽道,首先必須把握機遇、前瞻性佈局,其次是要培養並掌握流量經營的能力,最後深化賽道理解、提升產品迭代能力,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部分公司正準備在產品層面佈局小遊戲。比如,世紀華通將實現《傳奇》IP進入小遊戲領域;中手遊推出了SLG遊戲《城主天下》的小遊戲版本,並進行了長時間測試,目前位列小程序遊戲暢銷榜TOP100;益世界的《商道高手》《這城有良田》《我是大東家》均爲App+小遊戲雙端發行,其未來將進一步結合小遊戲賽道與模擬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