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畫牛名作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代·袁枚《所見》

/ 歷代畫牛名作 /

韓滉 五牛圖 紙本 20.8×139cm

韓滉 五牛圖(局部)

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無疑是歷代畫牛作品中最聞名的。韓滉爲唐德宗時宰相,博纔多藝,擅畫人物、牛馬動物,與韓幹畫馬並稱“牛馬二韓”。其傳世孤本《五牛圖》,將牛的站立、行走、俯首、昂頭、回首等神態描繪的栩栩如生,動態十足,骨肉俱現,元代趙孟頫贊其“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乾隆皇帝爲其御題“興託春犁”。韓滉《五牛圖》是現存最古的紙本畫,問世後歷經宋高宗、趙孟頫、乾隆收藏,八國聯軍時流落國外,上世紀50年代國家出巨資在香港購回國寶。

唐代畫家戴嵩是繼韓滉之後又一位畫牛大家。戴嵩是韓滉的弟子,只是戴嵩更擅畫水牛,據說有一天他偶然看到兩頭水牛正在打架,於是回去就畫了一幅《鬥牛圖》。畫面上兩頭水牛正在追逐角鬥,緊張激烈,突顯了水牛的野性,《唐朝名畫錄》說他畫牛能“窮其野性筋骨之妙”。此畫名氣之大,還讓宋代大文豪蘇軾寫了一篇《書戴嵩畫牛》的短小散文,蘇軾在文中通過牧童之嘴說出,“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有趣的是,此後關於鬥牛的尾巴到底是藏是露,竟成了歷代畫家關注的焦點。

故宮博物院藏

唐·韓滉《五牛圖卷》(局部)

韓滉畫牛用筆之細,描寫之傳神,牛態之可掬,幾可呼之欲出。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牛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

全圖:

局部:

《五牛圖》局部1

《五牛圖》局部2

《五牛圖》局部3

《五牛圖》局部4

《五牛圖》局部5

宋 李唐 乳牛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的畫家李唐也畫過《乳牛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李唐擅畫山水,兼工畫牛,與馬遠、夏圭、劉松年並稱“南宋四大家”。李唐畫牛得戴嵩法,在《乳牛圖》中刻畫了一個牧童趴伏在母牛背上,身邊有一隻小牛犢緊隨其後昂頭望母的瞬間,畫面很溫馨,親子之情表露無遺。不僅牧童畫得十分稚氣,牛的用墨渲染過渡自然,尤其精彩之處是牛毛的表現,通過極細的筆畫出漩渦狀的牛毛紋。難怪《東圖玄覽》記:“李唐《春牧圖》,勢甚奇”,吳其貞《書畫記》載:“李唐《風歸牛圖》,氣韻如真。”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戴嵩《鬥牛圖》

《鬥牛圖》以濃墨繪蹄、角,點眼目、棕毛,傳神生動地繪出鬥牛的肌肉張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態、擊者蠻不可擋的氣勢。牛之野性和兇頑,盡顯筆端。可見畫家對生活的觀察細緻入微,作品不拘常規、生意盎然,不愧爲傳世畫牛佳作。戴嵩向來以畫牛著稱,他畫牛和韓幹畫馬同樣著名,合稱“韓馬戴牛”。

乳牛圖(全色版)南宋 李唐(傳)立軸 絹本 淺設色 46.4x62.5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賞鑑跋: 李晞古乳牛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李迪《風雨牧歸圖》

《風雨牧歸圖》是一幅妙趣橫生的牛畫,描繪的是兩牧童沿柳岸歸牧,忽然風雨大作,柳枝、蘆葦在風中搖盪,牧童逆風驅牛回家的場景。“牧歸”,在村野中是習以爲常的事,但作者把它置於風雨的特定環境中,“風雨”就成了作品的“靈魂” ,不僅連接着畫面的結構,也點醒了作品的意趣。

沈周《臥遊圖冊》之《牧牛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開始,《牧牛圖》逐漸作爲一種題材開始流行。“浙派”開山鼻祖戴進就畫過《牧牛圖》,用筆勁挺方硬,墨法高超,有李唐畫牛的遺韻。明代畫家沈周曾畫《臥遊圖冊》,其中一開就是《牧牛圖》,畫上還有一首題畫詩:“春早平坡雨跡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兒放手無拘束,調牧於今已得心。”可以看出,畫家嚮往的是一種心境的自由放鬆。

宋·晁無咎《老子騎牛圖》

宋代晁無咎《老子騎牛圖》款識:“晁無咎寫。”老子寬額高聳,濃眉下彎,祥目凝視,氣度悠閒,幾分端莊,幾分超脫,呈現出睿知的哲人風範。這是畫以外入內,從形象的把握上來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內心世界以及個性特色,是晉唐以來“傳神論”旗幟下的又一傑作。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張路《老子騎牛圖》

張路《老子騎牛圖》不寫背景,老子坐於青牛背上,手持《道德經》卷,正擡眼注視着一隻飛蝠。

齊白石 雨耕圖 1952年 中國現代文學館藏

在近代畫壇,齊白石以大寫意著稱,他畫的牛也非常寫意。齊白石小時候當過放牛娃,“書掛牛角”,是他兒時的寫照。所以,齊白石對牛的習性很熟悉,他畫過《雨耕圖》,畫一農夫披着蓑衣,手持竹枝,正俯身趕牛犁田,遠處小山平坡,板橋流水,勾畫出一幅田園鄉野的景象,筆墨非常簡練,完全是齊白石自己的程式。齊白石還畫過《牛柳圖》,被譽爲“最貴的牛屁股”,因爲牛頭向裡,屁股衝外,這種視角實在奇特。最神奇的是筆墨簡練之極,僅用六七筆濃淡塗抹,牛角、牛尾、牛身就活脫而出了。

徐悲鴻 飲牛圖

大家都知道徐悲鴻擅畫馬,他畫的水牛也很出色。徐悲鴻由於出國留學多年,深得西方寫實之技巧,在印度時畫了大量牛的寫生,他畫的牛更具有寫實的色彩,骨感突出,迥異他人,如《飲牛圖》,畫了三頭水牛,兩大一小,不僅筆墨蒼勁,光影與立體感很強,牛的骨骼脈絡十分清晰。他1951年畫的《九州無事樂耕耘》,是送給友人郭沫若的,借用了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意,適逢郭沫若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徐悲鴻畫了三個老農和一頭黃牛的農耕場面,題款中特別寫明“和固所願,但農夫農婦皆英勇戰士也”,讚美農民的偉大。

潘天壽也愛畫牛,他畫的鉅製《夏塘水牛圖》,以濃墨重筆畫水牛身軀,淋漓厚重如小山狀,牛的雙角堅如屈鐵,水紋用線圓轉而有力,整幅畫作可謂“力能扛鼎”,而且在歷代畫牛作品中也應該算是最大的了。潘天壽的畫牛作品目前出現的有四幅,其中兩件橫幅即潘天壽紀念館藏的《春塘水暖圖》和寧海市文管會藏的《耕罷》,無疑最精彩。儘管拍場上分別以億元高價成交過兩幅潘天壽畫牛作品,但以筆墨論,完全無法跟館藏的相比。潘天壽善於“以書入畫”,繪畫中的用線很多都是隸書用筆,是很難仿造的。

李可染 鬥牛圖 1988年

在近現代畫壇,李可染堪稱畫牛大家,他畫的《牧牛圖》《九牛圖》非常傳神。李可染一生愛畫牛,他甚至將自己的齋號命名爲“師牛堂”。李可染在40年代居住在重慶金剛坡就開始畫牛了,郭沫若曾爲其作詩《水牛贊》,齊白石曾爲其畫牛題“忽聞蟋蟀鳴,容易秋風起”。在60年代又開始畫牛,一直畫到80年代末去世前,可見他對牛多麼鍾情。李可染一生留下了大量畫牛力作,如《鬥牛圖》《秋風徒起黃葉風》《歸牧圖》《犟牛圖》等,他畫的牛不僅姿態多端,線條遒勁,而且善用焦墨,墨法多變,不愧爲百年難得一見的畫牛大師。

吳作人喜畫犛牛,這與他1943至1945年遊歷陝甘、康藏有關。他提出“要到自然中找自然,方顯其美與力,這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他畫的犛牛是雪域精靈的高原犛牛,具有一股桀驁不馴的野性,在筆墨處理上以大寫意的手法塑造了犛牛的粗獷與力量,充滿一種陽剛之美。吳作人說:“犛牛特別給人以一種力量,最能反映藏族人民的堅韌性格。”所以他屢屢用篆書題款《齊奮進》,就是要彰顯犛牛催人奮進的品格。吳作人曾受邀爲班禪大師畫《九犛圖》,是他的一件犛牛力作。

黃胄 互助 1983年

以畫新疆風情見長的著名畫家黃胄也是畫牛的高手。黃胄畫的牛一看就是有生活觀察的,他畫的《互助》《牧童戲水》,非常有生活。黃胄接觸水牛是1964年到江西參加“四清”,但當時不允許畫畫。直到1980年有機會到蘇州、杭州、皖南一帶,看到各種水牛,有的在田間,有的在休息放牧,他下決心研究水牛的結構,1980-1985年,黃胄畫了許多水牛題材的畫。在南方的水塘裡,水牛身邊總有一些小魚在遊蕩,還有一些八哥鳥棲息在水牛的背上、頭上,啄食水牛身上的寄生蟲,構成奇異的畫面,黃胄把這種場景再現出來,命名爲《互助》。

吳冠中 五牛圖 1996年

吳冠中以畫油畫出衆,他曾畫過“古腔新韻系列”,其中就有一幅油畫版《五牛圖》,將韓滉的《五牛圖》集中濃縮與一起,色彩豔麗,別有新意。1992年、1996年,吳冠中創作了“古韻新腔系列”,他選取了《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唐宋名畫,以油畫的方式加以再現,驗證了他的藝術出入於東西方繪畫之間,也是他對古代繪畫的再度闡釋。在吳冠中的《文心畫眼》中,他說“我畫的五牛圖只是調整了原組合關係,將五頭牛的單獨之圖像織入繪畫的構圖複合中,而牛的形象基本未變。”但是因爲是油彩,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黃永玉 吹牛不用打稿 1985年

當代大師黃永玉畫的牛非常詼諧幽默。他曾畫《吹牛不用打稿》,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加以諷刺。他還畫過《庖丁解牛》《出生牛犢不怕虎》《牛頭沒事對馬嘴幹啥?》《萬有引力姓牛》《外行擠奶員》,這些具有漫畫風格的牛畫,格外新穎,觀後令人捧腹大笑。黃永玉由木刻、漫畫而轉國畫,畫風自然一變爲誇張、幽默和諷刺,特別是他的題句嬉笑怒罵,海闊天空,同時極富文學和歷史內涵。

/畫牛作品市場行情與造假/

近年拍賣市場關於牛的名家畫作時有上拍,有些還拍出驚人的天價。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拍出2.66億元天價。2017年中國嘉德春拍,潘天壽1958年作《耕罷圖》以1.589億元成交。2018年北京保利秋拍曾諮詢價上拍一件潘天壽1961年作《春塘水暖》,但最後流拍。2020年華藝國際(北京)首季拍賣會,三年前在嘉德1.58億成交的《耕罷》再次上拍,最終以1.78億元成交。

徐悲鴻 九州無事樂耕耘 鏡心

150×250cm 1951年

中國嘉德1996年春拍成交價:192.5萬元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成交價:2.668億元

應該說,高價牛畫拍品基本都是徐悲鴻、潘天壽二人造就的,李可染的《牧牛圖》成交價上千萬的鳳毛麟角,如2011年中國嘉德春拍《九牛圖》2415萬元,2020年華藝國際(北京)秋季拍賣會《四季牧牛》四屏1150萬元拍出。其餘的絕大多數均不超過500萬元,如2020年北京保利秋拍《秋風吹下紅雨來》356.5萬元成交;2020年中貿聖佳李可染《暮韻圖》379.5萬元成交。這跟李可染畫的牛都尺寸較小,大多是“四尺三開”(69×46cm)有關。目前拍場上李可染四尺三開的山水畫能拍出3000萬元的高價,但《牧牛圖》類拍品價格卻只能在200-500萬之間徘徊,甚至許多在200萬元以下。

吳作人的《犛牛》類畫作,價格更低一些。2017年北京翰海秋拍《齊奮進》63.2萬元成交。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藏原犇犛》91萬元成交。2020年北京保利秋拍《藏原放犛》103.5萬元成交。甚至2016年匡時十週年秋拍上,一件《碧原上》僅以10.9萬元低價成交。目前拍場上吳作人也是贗品氾濫,吳作人畫的犛牛,貴在用墨,特別是淡墨,同時吳作人將其篆書金文的技法移用到繪畫中,牛角、牛腿用線如篆,對常用印“吳作人、寥廓、曾客通天河上”三印,也要細加分辨。

齊白石 柳牛圖 鏡心 設色紙本 103×34cm

1864-1957年

齊白石的《柳牛圖》《耕牛圖》,近年拍場上也時有上拍。2020年北京保利拍賣十五週年慶典拍賣會,一幅“八十八歲”款的《柳牛圖》166.7萬元成交。齊白石的《柳牛圖》被戲稱爲“最貴的牛屁股”,在拍場上也被多次克隆,但筆墨非常醜陋不堪。齊白石不僅是金石派大寫意,更擅長用墨用水,他畫的柳條細而不軟,密而不亂,他畫的牛筆墨豪放,墨色豐富,筆簡意賅,像他畫的蝦和蟹一樣,極具墨色之變化,齊白石的《柳牛圖》看似簡單,但那是齊白石一生筆墨探索的結晶,絕不是輕易得來的,造假的《柳牛圖》大多筆墨生硬,呆板無力。

拍場上徐悲鴻的牛類題材贗品也不少。2014年香港某公司就曾807.9萬元成交過一件《涉水》,上款是“曼士二哥雅賞”,黃曼士是徐悲鴻的新加玻好友,在徐悲鴻留學遇到困難時曾出手相助,結下深厚友誼,所以後期陸續收藏了徐悲鴻上百幅畫,但近10多年拍場上冒出了大量黃曼士上款的假畫,大多粗製濫造。甚至有些造假者直接克隆徐悲鴻紀念館的《飲牛圖》、《池塘柳牛》,一些贗品甚至不惜僞造徐悲鴻弟子黃養輝的假邊跋“鍍金”,這也是拍場上常見的造假伎倆。

潘天壽 耕罷 設色紙本 227×121cm 1958年

中國嘉德2017年春拍成交價:以1.589億元

2020年華藝國際(北京)首季拍賣會成交價:1.78億元

關於拍場上潘天壽的水牛題材類畫作,尤其是大尺幅鉅製,筆者以爲買家要慎重。因爲目前出現的拍品,與潘天壽的兩幅水牛橫幅真跡《春塘水暖圖》和《耕罷》相比,筆墨、款書和構圖,都要遜色太多,當然這不是橫幅與豎幅的問題,也不是毛筆畫與指墨畫的問題。潘天壽畫的水牛,無論是線條的張力,墨的淋漓,大量墨點的運用,章法的精心,書法的功力,都不是當代人可以造假仿造的。潘天壽在《論畫殘稿》中說:“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遒,滑乃柔弱無力,須筆有金剛杵乃佳。”用筆浮滑,是所有僞造潘天壽假畫的致命敗筆。

來源:美術報、臺北故宮博物院

畢加索到底多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