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75年跨越式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成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瀟梟 北京報道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
這是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的75年。75年來,中國從積貧積弱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126萬億元,佔世界總量的16.9%,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跨越式增長背後,對應着產業規模的壯大、居民收入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力資本的提升、創新能力的增強等。
這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75年。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增長奇蹟。1979-2023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長8.9%,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的平均增速。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2023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3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約爲66.2%,人口流動更趨活躍、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是助推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這是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的75年。經貿合作取得矚目成就。新中國成立之初,對外貨物貿易處於封閉半封閉狀態,後在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中國抓住全球化機遇,加強與各國經貿合作,截至2023年中國已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超大國內市場的優勢,推動中國成爲全球投資熱土。
經過75年的不懈努力,中國經濟取得系列輝煌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民收入持續增長,民族自信心進一步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當前正朝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國民購買力持續增強
新中國從一窮二白、百業凋敝的薄弱基礎,以罕見的增長速度,創造了諸多增長奇蹟,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爲679億元,經濟規模比較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06年突破20萬億元,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
若按不變價計算,1952年—202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9%。其中,1979年-2023年年均增長8.9%,遠超同期世界經濟3.0%的平均增速,創造了中國增長奇蹟。
若從國際比較來看,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經濟規模很小,1978年佔世界經濟比重僅爲1.7%,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我國GDP達到6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2023年GDP達到17.8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6.9%,穩居世界第二。1979年-2023年,我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爲24.8%,居世界第一位,爲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伴隨着經濟規模的壯大,國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我國人均GDP僅119元,屬於低收入國家行列。2023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94萬元,相較1952年年均增長6.5%,按匯率折算約爲1.27萬美元。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和劃分標準,2023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1.34萬美元,已經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若從可支配收入的角度來衡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大量羣衆掙扎在貧困線上,194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爲49.7元。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171元,也僅能滿足基本生存需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3.92萬元,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約2.68萬元,均實現長足的增長。當前,衣食溫飽得到較好滿足,耐用消費品快速普及,服務消費佔比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在持續優化升級。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韓保江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改革開放46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以來發展形成的比較優勢和增長潛力是巨大的,也是無與倫比的。中國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勢不可擋,中國經濟前景光明毋庸置疑。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質生產力持續成長
中國經濟持續多年穩定增長,在於構建起紮實的產業基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又爲經濟增長提供持續的動能。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基本是個農業國,1952年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爲50.5%,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推進,二、三產業佔比持續提升。2012年,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45.5%,首次成爲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2023年,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爲7.1%、38.3%、54.6%,第三產業佔比持續提升,第二產業在加快轉型升級,第一產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
第一產業是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75年來實現了跨越式增長。1952年我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爲461億元,2023年我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爲15.85萬億元,1953年-2023年年均增長4.5%。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糧食產量僅2000多億斤,國民溫飽問題都值得擔憂;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激發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接連跨上新臺階,2015年突破13000億斤,此後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糧食安全保障有力。
工業經濟實現大幅躍升,製造業大國地位穩固。從最初只能生產紗、布、火柴、肥皂、麪粉等日用生活消費品,到如今生產覆蓋原材料、消費品、中高端裝備等領域,中國有大量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首超美國,後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佔全球份額30%左右。我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萬億元,年均增長10.5%。
服務業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服務業佔比不斷提升。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我國大力發展工農業,服務業處於輔助地位。隨着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居民、企業、政府對服務業的需求日益旺盛,服務業迎來全面快速發展。2023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8.82萬億元,佔GDP比重54.6%,連續九年佔比超過50%。服務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新中國成立初期,批發零售、運輸倉儲郵政等傳統服務業佔據半壁江山;到2023年,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租賃商務等現代服務業佔比不斷提升,成爲拉動服務業較快增長的重要力量。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動能新優勢不斷成長,新質生產力在加快發展。
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投入規模約3.33萬億元,佔GDP比重爲2.64%,研發經費投入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科技創新在衆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嫦娥”探月、“天問”探火等深空探測項目成功實施,量子信息、幹細胞、腦科學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創成果,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領域實現換道超車,5G網絡運用全球領先。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髮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2013年—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8.7%、10.3%。截至2023年末,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萬餘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電商交易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全球第一。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瞻佈局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強的新產業持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從2012年的5%提高到2023年的13%以上。我國工業特別是製造業體系完整,既爲孕育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配套支撐。比如,圍繞鋰離子蓄電池,從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電解液、隔膜、電芯,再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和儲能電站應用,上中下游集羣共生、聯動發展,規模經濟效應充分彰顯,也正是憑藉完整的製造業體系優勢,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才更具競爭力。
貨物貿易穩居世界首位,引入外資規模持續擴大
隨着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更趨緊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開放的姿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與合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的起點上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
貨物貿易規模穩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生產力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再加上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對外貨物貿易處於封閉半封閉狀態,1950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僅11.3億美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實現快速增長,2012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9萬億美元,1979-2012年均增長16.6%。2013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佔國際市場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11.0%,首次超越美國,成爲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23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5.94萬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2.4%。
服務貿易規模也日趨擴大,併成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着力點。改革開放前,我國服務貿易僅侷限在少量對外技術援助和來華旅遊服務,以運輸和旅遊等傳統服務爲主。改革開放後,我國穩步推進服務領域對外開放,服務貿易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金融、保險、電信、文化教育、管理諮詢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2023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爲9331億美元,1983年-2023年年均增長13.8%,從全球第34位提升至第4位。
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改善,利用外資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利用外資以對外借款爲主,引進外資規模十分有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資市場準入逐步放寬,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我國外商直接投資額爲1633億美元,相較1992年110億美元的規模,年均增長9.1%;佔全球份額的12.3%,連續三年爲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與此同時,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分佈更加優化,從改革開放初期以製造業爲主,到現在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佔比更高。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高技術產業外商投資佔比逐漸提升,2023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佔全部使用外資比例爲37.3%。
伴隨我國企業營收規模和利潤的增長,越來越多企業走出國門尋求海外發展。1982年—2000年,當時只有少數國有企業走出國門,對外投資規模較小。2001年加入WTO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較快發展,2001年—2012年年均對外直接投資額爲351億美元。2023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爲1478.5億美元,連續12年居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三位。
當前,中國在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壓縮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推動放寬服務領域市場準入。2024年版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對外發布,限制措施從31條減少到29條,全面取消了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
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經營主體超過1.8億戶,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7萬億元,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超大規模市場、豐富的應用場景、活躍的企業研發等特質,使得中國成爲跨國公司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比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是依託龐大的中國市場,快速形成規模經濟效應,有效降低成本,加速技術迭代,成爲其全球最大的智能工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曉紅表示,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穩外資政策力度,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使我國長期成爲跨國公司青睞的目的地。當前,全球跨國投資呈現流向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的趨勢,這與我國人才豐裕、產業體系完備、數字基礎設施先進、創新能力強等特點高度匹配。應牢牢把握新技術革命和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以推動制度型開放增強吸引優質外資競爭力,以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開放爲重點優化外資結構,提升生產性服務和消費性服務業利用外資水平以支撐製造業結構升級和滿足高品質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