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分區優化限購政策,時隔六年又能以公司名義買住宅了,業內預計“短期內成交量會有一波回升”

傳聞已久的深圳限購放鬆政策,終於在“五一”小長假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落地了。

5月6日晚間,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佈《關於進—步優化房地產政策的通知》,分別從分區優化住房限購政策、調整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三方面進行了優化。

多名業內人士分析認爲,此次分區調控相當於小步慢跑、謹慎性調整,不是單純爲了去庫存而去庫存,而是將存量消化與增量消化結合起來,有利於相關區域釋放購房需求,相關區域的成交預計會有提升。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部分中介平臺二手房已不再顯示早先的政府參考價,而是直接顯示業主掛牌價。以華潤城潤府一期爲例,政府參考價爲13.2萬元/平方米,而某中介平臺上顯示業主掛牌價在10萬-15萬元/平方米。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深圳2021年參考價政策出臺的第一年,僅5%二手房成交價低於參考價;到2023年,低於參考價成交的佔比大幅增長至50.3%,約3年時間低於參考價成交的房源佔比翻了10倍;目前,低於參考價成交的佔比升至83%。

而當前樂有家網掛牌房源中,共有39.2%房源掛牌價低於參考價,27.5%房源掛牌價僅高於參考價10%以內。

“短期內成交量會有一波回升”

分區優化住房限購政策方面,通知指出,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限購1套住房,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購買住房,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的繳交年限要求由3年調整爲1年;在其他範圍內購買住房,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的繳交年限要求仍爲3年。

兩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可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再購買1套住房。

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表示,本次政策調整對郊區的限購定向大幅寬鬆,其作用主要是去庫存,7區放鬆限購,不少人具備了購房資格,短期內深圳樓市成交量會有一波回升行情,但不會起到漲價的作用。

張宏偉認爲,深圳樓市郊區限購政策的調整,不僅僅影響深圳樓市,對於環深的東莞、惠州、中山需求也會產生一定的虹吸效應,尤其是上述城市的臨深板塊,影響會比較大,在此背景下,上述城市將面臨短期內的銷售壓力。

樂有家營銷總裁賀玲認爲,深圳這次新政主要特點是分區調控,有利於相關區域釋放購房需求,相關區域的成交預計會有提升,“以舊換新”等會帶動更多賣房業主換房到其他區域,形成交易輪動。

據中指研究院,2023年下半年以來,深圳持續優化樓市政策,政策效果逐漸顯現,市場情緒有所恢復。

根據中指數據,今年4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5%,高基數下同比仍下降;二手住宅成交超4000套,達2021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環比、同比均增長。分區域來看,本次限購政策優化的區域近幾年新房成交量佔全市整體的比重較高,政策優化預計將進一步提振市場活躍度,帶動房地產市場繼續好轉。

恢復實力企業購房且不限制套數

此次政策最大亮點在於放鬆了公司名義購房限制,且以公司名義“以舊換新”不限制套數。

通知明確,同時滿足設立年限滿1年、在本市累計繳納稅款金額達100萬元人民幣、員工人數10名及以上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可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購買商品住房,用於解決員工住房等需求。

支持在本市有開發項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及相關房地產中介機構開展商品住房“收舊換新”和“以舊換新”工作。對於實施“收舊換新”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購換房人舊房時不受本市關於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購房政策的限制。

這是自2018年7月31日起,深圳暫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公司)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住宅)六年後,首次對以公司名義購房限制有所放鬆。

在2018年以前,深圳對以個人名義購買住宅有所限制,而公司購房不在此列,彼時有些有購房意願但又沒有購房資格的買房人開始“以公司名義”進行個人買房,市場炒作氛圍濃厚。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認爲,此次恢復企業購房,且沒有套數限制,並與解決職工住房需求結合,是一條很好的政策。但一方面,企業購房的稅費、持有成本比較高;另一方面,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有實力爲員工購買住房的企業,除了少數實力派如華爲、格力等,寥寥無幾。

不過,在企業購房區域的放開選擇上,彰顯了深圳希望通過住房政策調整,引導企業在外圍投資、設廠,員工在外圍買房,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