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工行、建行同日官宣!

今年以來,四大行新任副行長的人選進一步體現了年輕化的用人趨勢。

工商銀行4月30日消息顯示,當日上午,中央組織部有關幹部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工商銀行幹部會議,宣佈中央決定:劉珺同志任工商銀行黨委副書記。

無獨有偶,建設銀行也於4月30日上午召開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幹部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宣佈中央決定:張毅任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

按照慣例,這也意味着,待監管部門批覆完成相關任職資格後,劉珺、張毅將補齊目前空缺的工商銀行行長、建設銀行行長職務。

70後行長“登堂入室”

公開資料顯示,劉珺,1972年生,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業,1996年獲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東北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交通銀行2023年年報指出,劉珺自2020年7月起任交通銀行行長,當年8月起任交通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劉珺履新交通銀行行長之際,“國有大行首位‘70後’行長”成爲其工作能力之外最受人矚目的標籤。

事實上,四家國有大行中,高管團隊年輕化已是必然趨勢。目前農業銀行行長暫時空缺,同日官宣出任黨委副書記的劉珺、張毅均爲“70後”;2021年就已出任中國銀行行長的劉金生於1967年。

今年以來,四大行新任副行長的人選則進一步體現了年輕化的用人趨勢。最年輕的劉進,今年2月官宣出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宇宙行的“廖劉配”

與前任廖林類似,劉珺同樣是非工商銀行系統內成長起來的幹部。廖林加入工商銀行前,在建行工作了近30年;而劉珺目前爲止的絕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中國光大集團度過。

公開資料顯示,劉珺1993年畢業後,加入中國光大銀行,歷任國際業務部籌資處及代理行處副處長、國際業務部代理行處處長、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兼代理行處處長;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資金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資金部總經理、投行業務部總經理、金融市場中心總經理等職。

2009年9月,劉珺進入光大銀行黨委班子,任黨委委員、行長助理。2010年,劉珺又被提拔爲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期間先後兼任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中心總經理、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

2014年,劉珺加入光大集團董事會,曾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期間先後兼任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中國光大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16年10月,劉珺赴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2020年7月起任交通銀行行長。

劉珺離任中投公司時,對劉珺在任職期間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加強投資運營能力、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工作和積極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衷心感謝。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錨定了國有大行發展的兩大方向。

劉珺在交通銀行2023年半年度經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在經濟回穩向上關鍵階段,作爲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一員,肯定要發揮“頭雁”作用,真正擔當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我們一定要發揮金融的減震功能,而非是共振功能。助力熨平復蘇過程當中的波浪,把復甦的船帆張得更滿,充分發揮金融供給對需求的牽引作用,不允許有任何的‘模糊主義’和‘差不多’。”劉珺強調。

從過往評價看,“金融理論基礎深厚”“專業紮實”是劉珺身上的突出特質。公開資料也顯示,劉珺著有《新經濟範式的非典型與非均衡》《金融論衡》《新金融論衡》等書。

記者曾在《44萬億“宇宙行”迎新掌門人廖林任工商銀行黨委書記》一文中指出,在息差下行的行業大背景下,工商銀行想要進一步“做優做強”,勢必得提升經營質效。2023年前三季度,工商銀行實現營收6512.68億元,同比減少3.55%。緩解持續增加的營收壓力,廖林需要面臨的難題包括但不限於如何鞏固存款增長優勢?如何做好存款付息率和貸款收益率管理?如何挖掘盈利增長“第二曲線”?

這些問題,同樣是劉珺需要面對的。

因此,這些特質如何與“風控老將”廖林搭配,共同確保“宇宙行”在踐行國之大者同時,實現商業效益平衡也是劉珺上任後的一大看點。

老建行人迴歸

與劉珺的“空降”不同,張毅此番任職屬於老建行的迴歸。

公開資料顯示,張毅生於1971年,1993年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

張毅的職業生涯即起步於建設銀行,曾先後任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經理,江蘇省分行副行長、行長,財務會計部總經理等職務。

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任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任農業銀行副行長;2023年3月,任中國銀行副行長,同年4月起任中國銀行執行董事。

息差下行是當前銀行業整體面臨的困難,任中國銀行副行長期間,張毅曾多次提及息差管理。在最近的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張毅指出,採取主動管理措施,更加積極主動加強淨息差管控。

一是在資產端優化資產結構,充分保障實體的融資需求。要進一步增強“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支持居民消費轉型升級,加大個人住房貸款和消費貸款的投放。

二是在負債端,要持續推動負債成本下降,加大場景獲客力度,通過代發薪、快捷支付、司庫等業務機會,促進低成本結算類資金佔比不斷上升。

三是踐行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提高綜合收益率,加強綜合服務,提高客戶貢獻。

從分管具體業務到執掌全局,張毅上任後的任務並不輕鬆。不僅要繼續保持資產質量穩健,同時,如何從全局高度推動國有大型金融機構踐行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的角色定位,也是張毅上任後的重要任務。

責編:葉舒筠

" Type="normal"@@-->

校對:王錦程

" Type="normal"@@-->

2024證券時報“尋找創投‘金鷹’、發現企業‘新苗’”計劃隆重啓幕,點亮時代夢想、綻放時代光芒。

" Type="normal"@@-->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