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一支隊伍錘爆了美國!郎平不惜命走一遭讓女排揹負罵名,值嗎?

跨洲遠赴意大利,前後耗時一個月,陸續與15個各大洲對手廝殺,中國女排以兩套班底打完了今年的世界聯賽,前三週主打替補陣容輸多勝少罵聲一片,後兩週主力迴歸後接連奏凱,儘管最終未能躋身前四,但拿下七連勝並以3-0送給美國隊首場敗仗的方式收官,前半段鍛鍊替補發現問題,後半段磨合主力達到效果,先抑後揚的過程,爲郎平確定奧運最終的12人名單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女排出戰世界聯賽,可謂收穫頗豐。

女排奧運衛冕需要多打比賽

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並沒有迎來比一年前更好的輿論環境。尚未完全遏制的疫情,讓東京奧運會繼續面臨能否如期或者該如何舉辦的巨大壓力,此前很多測試賽和預選賽都未能按原定日期進行。身處防疫要求最高的國家,中國體育運動隊備戰奧運,如果要出國參賽不僅有感染的隱患,還要面臨回國後隔離的問題,可謂困難重重。

因爲疫情,原定於在中國進行的WTT乒乓球比賽無法進行,國乒失去了在奧運前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積分賽的取消,更是讓國羽自去年全英賽至今沒有打過國際比賽的尷尬繼續,甚至影響了參賽資格的爭奪。跳水世界盃經歷推遲、取消又復開的過程,也讓中國“夢之隊”放棄讓主力提早感受奧運場館的想法。不過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作爲奧運衛冕冠軍的中國女排,卻冒着巨大的風險,奔赴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參加世界女排聯賽的爭奪,這支王牌之師,真的太需要比賽來檢驗一年多的訓練狀態

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奧運週期從四年變成五年,自2019年世界盃奪冠之後,中國女排已經幾乎一年半沒有打過正式比賽,“沒有比賽就看不到狀態,不斷比狀態才能上來。”郎平一直在反覆強調這一點,換句話說,中國女排必須通過打比賽去發現問題,一直閉門檢驗不了訓練成果。當然,能夠出國打比賽,中國女排肯定是受到了重點照顧,同樣有世界聯賽任務的男排爲何選擇退賽?當然是因爲兩支隊伍目標不同,中國女排畢竟是具備爭奪奧運金牌實力的王牌隊伍,冒一定的風險去與世界各國隊伍過招,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排球這樣隔網相對的項目,與個人項目有着明顯的區別,國乒隊內就可以組織熱身賽,國羽也是同樣的情況,而跳水更多的是與自己比賽,但中國女排,找一支國內俱樂部的對抗意義非常有限,因爲整體水平無法做到對等,比賽強度太低,對世界冠軍級的國家隊主力,打不成熱身和鍛鍊隊伍的目的,這也就凸顯了參加世界聯賽的重要性。

世界聯賽提供試探對手機會

從安全第一的考慮,去參加世界聯賽似乎有些“得不償失”,畢竟這只是一項國際排聯包裝的商業比賽,成績名次並不重要,對奧運資格和分組(早已確定)沒有任何影響,而且主要對手之中意大利、塞爾維亞等強隊,都是以純替補隊員出戰,其他各支參賽隊也或多或少有所保留。

只不過與諸強主力選手長年征戰各國聯賽和洲際俱樂部賽事不同,中國女排實在是太缺少比賽的錘鍊了,中國的國內聯賽也因爲疫情原因被切割的支離破碎,短時間內的賽會制集中比賽,對運動員的要求並不高,也達不到國際比賽的強度。當然,中國隊參加世界聯賽,除了多打一些比賽外,也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本次世界聯賽作爲東京奧運會前最重要也是僅有的熱身機會,循環賽五週15場比賽,郎平有着自己縝密的計劃安排,在前三週並未派出全部主力出戰,而是由張常寧率領替補完成比賽任務,朱婷等六大國手在世聯賽前期則暫時留守國內,待第四周起再與隊伍匯合打完剩下的比賽。

對於這樣的安排,郎平給出過自己的解釋,“前一階段我們派出以老帶新的陣容,讓年輕隊員得到實戰鍛鍊,後一階段,主要隊員會出場,在對抗中找到節奏。”疫情爆發以後,中國隊只在今年五月初和日本隊進行了一場奧運測試賽,在這樣的前提下,世聯賽無疑就是很好的鍛鍊和研究對手的機會,而在人員調配方面,也本着給非主力表現的機會,又讓主力球員減少疲勞的目的,看起來應該是多方面考慮的選擇。

世界聯賽彙集各大洲16支一流參賽隊,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隊伍也基本都在其中,中國隊作爲奧運衛冕冠軍,需要與美國、巴西、俄羅斯、日本這樣的主要對手提前過招,來檢驗過去一年多封閉集訓的效果,而前期主打替補後期主力歸隊的做法,也是爲了遴選奧運替補陣容做準備,畢竟我們的目標是奧運衛冕,不可能讓一套陣容打到底,而究竟哪些隊員誰能夠成爲主力的合格補充,都需要實戰去發現和檢驗。成績,從來不是中國女排參加世界聯賽的目標,只不過對於長期習慣中國女排大殺四方的球迷而言,多輸幾場球,而且輸的比較慘,一時間在心理上還是無法接受。

替補連番輸球暴露巨大差距

以替補陣容出戰,相信球迷和媒體對中國女排輸球還是有預期的,只是前八場就輸掉五場,一度遭遇四連敗,讓加拿大比利時這樣的隊伍嚐到擊敗奧運冠軍的滋味,就的確有些難堪了,畢竟即便是替補,也是常年與主力一起在訓練中打拼的運動員,怎麼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第二場面對全主力的日本隊,雪藏張常寧後的中國女排替補選手,三局得分均未超過20分就被0-3橫掃。對陣日本隊的這場慘敗,讓所有關心中國女排的球迷驚呼,“這替補陣容跟主力陣容的差距也太大了吧!”但顯然,輸球並不止於此。而在三流隊伍加拿大時,中國隊在場上起伏不定各種失誤,首次在正式比賽中敗給對手,這樣的結果甚至直接讓“中國女排2-3加拿大”這個詞條上了熱搜榜前三。

素來穩健的郎平,也無法接受輸給加拿大的事實,在場邊又氣又急,顯得非常無奈,她要被氣哭了的表情包也在網絡上瘋傳,“我已經沒有暫停了,我不希望前面落得太遠,你們稍微控制一點,別光想着拼命攔她,每個動作仔細一點、耐心一點。”不僅如此,郎平還多次現場教學如何攔網,反覆強調攔網時的手形,但隊員一到場上卻還是攔不住對手,五局球攔網總共只有可憐的6分。

對陣土耳其時,郎平索性把現場指揮的權利交給了助教安家傑,自己則坐在場邊記錄着場上發生的一切,細心的球迷注意到她的眼睛已經腫了,“因爲前一天晚上沒有休息好,感覺身體不適,醫生建議我留在酒店休息,但我覺得還是堅持到賽場,哪怕坐在場邊,也是給隊員的支持。”只不過,隊員們並不能從堅持現場觀戰的郎平的身上汲取更多能量,普遍技術漏洞明顯的隊員們,在土耳其面前暴露了更大的實力差距,繼對陣日本隊後又是一場0-3的敗北。

即便張常寧拼盡全力狂砍37分,創造隊史世界聯賽單場得分紀錄,這支中國隊依然無法在兩度領先的情況下,從二流隊伍比利時身上帶走一場勝利。而當面對塞爾維亞青年軍時,理論上這是中國隊結束連敗的最好機會,只是沒有張常寧壓陣,即便拿下一局也無法改變輸球的命運。

在普羅大衆的眼中,中國女排應該是捷報頻傳的王者之師,現在卻是連戰連敗被平日裡低幾個檔次的隊伍輪番“欺負”,就算是替補隊員,也是各界無法接受的,只能說明替補實在是難堪大任。看一看兩個非常低級且業餘的發球失誤,與德國隊比賽的第二局,13-18落後時王媛媛發球,但是球被高高拋起,她跳起後手並沒有竟然沒有碰到球。與塞爾維亞的較量,第二局13-16落後時,楊涵玉的發球直接打到了慄垚的頭上,令人啼笑皆非,這樣的失誤,不應該出現在中國女排的隊員身上。

六大主力迴歸彰顯真正實力

幸好,在經歷三週比賽的“折磨”後,球迷總算盼來了朱婷、袁心玥、顏妮、龔翔宇丁霞李盈瑩這六大主力的歸隊,中國隊總算回到了勝利的軌道上。實際上,朱婷們此前也只不過打了一場與日本隊的奧運測試賽,在奧運前同樣要打一些比賽進行磨合,畢竟奧運前的實戰機會所剩無幾,主力也需要抓緊時間調整狀態。

此前替補選手抵達意大利後遲遲找不到比賽感覺,主力的狀態是不是也不那麼容易打出來?真的是多慮了,主力迴歸後的中國女排,在精神面貌和臨場表現上完全蛻變,沒適應場館?沒參加前三週比賽?缺少實戰節奏?這都不是什麼問題,最終大殺四方的結果已經證明了一切。

後兩週的比賽,郎平盡遣主力上陣,除了主攻線朱婷、李盈瑩和張常寧輪流使用,副攻、接應和二傳都基本上以主力選手作爲主打。第四周3-0荷蘭、3-1多米尼加、3-0意大利,最後一週三個3-0連續拿下俄羅斯、波蘭和美國,尤其是面對幾乎全主力的美國隊,竟然不丟一局就3-0橫掃,終結對手的14連勝,中國隊一線主力的實力已無需贅言。

後六場總共只丟掉一局,即便朱婷等人並未達到自己的最佳狀態,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在奧運前一個多月就拿出全部本事,但所展現出的競技水平和適應能力,也遠比替補要高出一截。無論是發球性能、攔防針對性,進攻殺傷力、攻防轉換的流暢程度,都完全是一支成熟頂尖隊伍應有的比賽氣質,隊伍遇到困難時也並不慌亂,關鍵分的把握性也更高,尤其收官戰重創奧運勁敵美國隊,一副橫掃千軍的氣勢。

主力終究還是主力,連戰連捷後中國隊從此前連敗的頹勢中走出,可見前三週慘淡的成績,並不能直接反映中國隊的核心競爭力,那不過是在選拔合適的替補人選,待到主力隊員係數迴歸,無論是前面的多場輸球還是後面的一波連勝,應該都在教練組的計劃之內,中國隊的絕對實力並沒有絲毫的下降,不能把鍛鍊替補的陣容當成完全體的隊伍。

儘管因爲前面輸掉五場導致早早失去爭奪四強席位的主動權,但看到中國隊這樣的表現,世聯賽的名次根本不重要,如果隊伍想要成績,朱婷們完全可以早一週與隊伍匯合,但這樣的安排從現實角度來看,就是最好的結果。比賽場次已經足夠,主力隊員狀態出色,不打後面的半決賽和決賽,避免傷病和暴露更多技戰術,相比美國、巴西和日本更早進入奧運最後時期的備戰,中國隊已經走在了前面。

奧運框架已定替補尚存懸念

實際上,中國隊參加世界女排聯賽,最主要還是通過比賽來遴選奧運陣容。前三週張常寧作爲唯一的攻防核心帶隊,多次輸給弱隊,替補陣容的表現令人擔憂,不過待主力迴歸後,中國隊的競爭力明顯增強,這依然是一支有實力在東京的賽場上衛冕冠軍的隊伍,哪怕替補選手看起來並不給力。

五週的比賽,郎平先是考察了替補選手的情況下,又對主力隊員的狀態有了摸底,奧運12人陣容恐怕已經心中有數。朱婷、張常寧、袁心玥、顏妮、龔翔宇、丁霞和李盈瑩這七人躋身奧運陣容沒有懸念,刁琳宇後期離隊讓姚迪作爲二傳替補的位置也比較穩固。而邊攻線劉曉彤、劉晏含和慄垚估計是三選二的局面,副攻王媛媛和楊涵玉、自由人林莉王夢潔則是兩兩競爭。

具體到三個替補和自由人位置,邊攻線劉曉彤雖然是里約奧運冠軍成員,受年齡和傷病的影響,狀態下滑明顯,一板攻的能力急劇衰退,一傳更是完全沒保障;慄垚在場上敢打敢拼,但在不接一傳的情況下,進攻的穩定性依然欠佳;劉晏含接發和強攻能力都不突出,在主攻和接應兩個位置上進行試驗,整體效果一般。不過相比劉曉彤和慄垚,劉晏含還是得到相對更多的表現機會。

副攻王媛媛和楊涵玉,攔網環節差距明顯,楊涵玉的進攻手段匱乏,網前細節處理相對粗糙,王媛媛比賽氣質有待提升,作爲顏妮的替補在對陣波蘭的比賽中首發,郎平對她還是比較重視。而目前中國隊的主力陣容中,相對最薄弱的一環就是自由人,林莉經驗豐富防守不錯,就是一傳難以提供穩定的保證,王夢潔的能力並不能完全滿足隊伍的需要,不僅技術需要提升,主動承擔責任的決心也要加強,一傳要勇於承擔而不是推給攻手。相對而言,林莉在競爭中還是掌握主動。

“女排打世聯賽主要就是鍛鍊隊伍,對於成績不要過於看重,考察的是每個球員的能力,每一個教練有每一個教練的考慮。”前任主教練陳忠和在談到中國隊替補連續輸球時,也認爲隊伍並不存在什麼大問題,應該說,世聯賽五週15場比賽的征戰,主教練郎平對替補隊員的實戰水平應該是知根知底了,主力隊員則是漸入佳境。至於最終的奧運名單入圍者,相信郎平已經是心中有數。世聯賽的名次,尤其是奧運年的賽事,從來都不被看重,畢竟真刀真槍的比拼要等到奧運開賽時。對於這支中國隊,至少後兩週的表現應該足以給球迷吃下定心丸,我們的主力陣容,依然是世界頂尖水準,而郎平運籌帷幄的能力早已被證明。東京奧運能否衛冕?郎平一向出言謹慎,但中國隊正朝着這個目標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