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發現率低 勞團質疑認定門檻高
臺灣職業病發現率較先進國家偏低,勞團指通報門檻過高,讓勞工申請職業病認定困難重重。圖爲勞團集會要求政府正視勞工心聲,改善日益惡化的勞動環境。(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不僅職災死亡率偏高,職業病發現率也較先進國家偏低,以2021年與我國鄰近的韓國比較,我國當年職業病每百萬人發生率爲48.69,而韓國百萬人發生率爲840.26。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秉暉表示,職業病認定有時會造成勞僱間衝突,加上職災案件審覈繁複、時間較久等,甚至覈定率不高、服務節點太少,皆可能使我國職業病發現率偏低。
陳秉暉說,在職業病認定上,我國要求患者舉證、要求職醫科醫師訪視認定因果等,韓國則設有勞動福祉工團來協助鑑定,降低患者準備資料上的門檻。
陳秉暉還說,有聽過把職業病發現率偏低問題推給全民健保完善,但「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他強調,如韓國、法國等有健康保險制度完整的國家,但職業病發現率都比臺灣高出不少。
有勞團及醫生就坦言,若勞工患有職業病,欲持「職業傷病門診單」就醫,但表單中有一項「投保單位證明欄」,僱主填寫後,如果不符合保險給付規定,就要自掏腰包付相關費用;僱主更擔心通報後職災費率會因此增加,經常會有報復勞工等情事,讓勞工申請職業病認定困難重重。
工傷協會專員劉念雲說,由於職業病發現率低,讓勞工不易取得勞基法職災補償、公傷病假,甚至是工作權維護等權利,並把僱主應防治的職業災害責任轉嫁由全民健保、長照或社福體系,讓內部成本外部化,使僱主沒有防治職災的壓力,應引進國外如「準職業病」概念,放寬職業病認定。
職安署組長林秋妙說,除增加網絡醫院的數量外,只要通報職業病並符合品質審覈通過就將予績優補助,今年也會陸續修正職業病指引讓其更明確,並將持續簡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