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知存款再迎調整,多家銀行暫停簽約後終止產品運作

繼去年密集宣佈暫停簽約後,近期多家銀行再度公告關停智能通知存款自動轉存功能,終止相關存款產品運作。

5月7日,福建海峽銀行發佈公告稱,爲遵照執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要求,該行將於2024年5月9日終止辦理個人智能通知存款業務。終止後,不影響客戶對賬戶資金的使用,但賬戶活期存款資金不再具有自動轉入、7天自動轉出及7天自動結息功能。

據瞭解,2023年5月15日,福建海峽銀行曾公告稱,自2023年5月15日(含當日)起,對個人智能通知存款B款及加薪寶智能通知存款的利率進行調整,產品7天利率下調至1.55%,產品1天利率下調至1.00%。同時,該行宣佈將暫停個人智能通知存款產品的簽約功能,已簽約個人智能通知存款產品的客戶,產品規則及功能暫不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爲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壓降負債成本,多家銀行下調協定存款、通知存款兩類存款產品利率,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蘇州銀行等部分銀行還宣佈暫停銷售“智能通知存款”產品,不再支持新增簽約。

近期,除福建海峽銀行外,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蘇州銀行、齊魯銀行、渤海銀行、大連農商行等進一步調整智能通知存款業務,公告停止智能通知存款自動轉存功能、終止產品運營等。

光大銀行公告顯示,根據相關規定要求,該行“天天存”及“週週存”產品即將於2024年5月15日(週三)起停止運作,屆時活期賬戶資金不再轉入“天天存”/“週週存”賬戶。此前自2023年5月12日起,光大銀行已停止天天存及週週存產品簽約功能。

中信銀行公告稱,因政策及業務調整,該行薪金煲週週享、自動通知存款產品的手動轉入、自動轉入功能將於2024年5月15日(含)起停止,存量資金自然到期後,本息將轉入簽約賬戶活期餘額。而自2023年5月15日起,該行已暫停薪金煲週週享產品、自動通知存款(含自動通知存款專享版)簽約功能。

另據梳理,渤海銀行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產品於2024年5月1日起自動終止;蘇州銀行自5月17日起暫停周享存、日享存、息息通存款的自動轉入轉出、主動存入功能;齊魯銀行七天循環利、七添利存款產品將於2024年5月7日起停止自動轉存,尚在定期週期內的產品到期後,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0.2%計息,即5月14日起,客戶未支取的七天循環利、七添利產品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公開資料顯示,智能通知存款是區別於傳統通知存款的創新存款,不需要指定“一天”或“七天”通知存款的類型,系統會智能選擇計息,可以自動轉存、結息,並隨時支取,兼具流動性與收益性。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當前銀行息差壓力普遍較大,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平均淨息差已降至1.69%。另Wind數據梳理,截至2023年末,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1家淨息差上行,其餘均較2022年末有所下降。

多家銀行終止利率較高的智能通知存款業務,有利於進一步管控付息成本,穩定息差水平。此前專業人士也指出,銀行各類創新存款產品普遍存在利率和流動性都比較高的特點,銀行資金成本較高。息差下行壓力下,存款利率下調已是大趨勢,銀行下架各類創新存款主要是爲了控制攬儲成本。

編輯/錢曉睿

(綜合自福建海峽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蘇州銀行、齊魯銀行、渤海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Wind)

(編輯:錢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