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業績說明會丨荃銀高科迴應部分種子毛利率下降:極端天氣推高成本

4月8日,安徽種業龍頭企業荃銀高科(SZ300087,股價8.15元,市值77億元)2023年年度業績說明會在線上舉行。針對公司2023年經營業績相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與荃銀高科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琴等公司高管在線上進行了交流。

記者注意到,2023年,公司水稻、玉米、小麥等品種的種子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上升,但是毛利率卻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對此,張琴解釋道:2023年度主要受農業極端天氣影響,種業公司普遍出現制種減產、成本上升情形。另外,公司大豆種子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01.16萬元,同比下滑53.24%。對此,張琴表示,主要受到政府採購影響,本年度規模有所下降。

種子和訂單糧食毛利率下降

荃銀高科系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小麥、棉花、瓜菜、油菜等農作物種子,銷售區域覆蓋華中、華東、華南、東北、華北、西南、西北等國內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域,以及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區。除了銷售農作物種子,公司開發了訂單農業業務,產品主要供應給國內用糧、養殖等企業。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03億元,同比增長17.54%,實現歸母淨利潤2.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37%。2023年,公司各類農作物種子銷量2.02億公斤,同比增長33.02%。其中水稻、玉米、小麥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分別爲17.39%、29.91%、42.6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3年,公司水稻、玉米、小麥等品種種子營業收入雖然同比上年有所上升,但是毛利率卻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訂單糧食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

對此,張琴表示,2023年度受農業極端天氣影響,種業公司普遍出現制種減產、成本上升情形。公司將改進優化制種技術及方案,加強大田生產過程管控,保障種子質量安全,按照制種計劃穩步推進制種工作,在提高品質的同時最大限度控制成本。

種業被喻爲“農業芯片”,獨立董事黃長玲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我國種業面臨着種企多而散、突破性品種缺乏、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常規育種多、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不普遍、育種效率有待提高等問題。

數據顯示,荃銀高科2023年研發投入金額爲1.40億元,佔種子銷售收入的4.9%。張琴就公司研發介紹:公司針對國內國外不同生態區域優良水稻品種需求,開展種質資源鑑定篩選和新材料創制以及高產優質多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和示範;藉助玉米綜合抗性鑑定、生態測試、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單倍體育種等方法,進行高產、多抗、優質的玉米新品種研發。

同業競爭問題待解決

種業企業會通過收併購方式提升市場份額以及實現新品種的突破。據公告,荃銀高科2023年在西北地區實現5.7億元營業收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提問獲知,公司於2022年5月收購新疆金豐源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豐源),並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張琴表示,2023年,金豐源營業收入70399.57萬元,同比增長59.85%;淨利潤5260.94萬元,同比增長221.26%。

荃銀高科與直接控股股東中種集團以及控股股東關聯方在水稻種子、小麥種子領域存在一定同業競爭,荃銀高科募投項目“農作物種子海外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子項目孟加拉國農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基地項目在建成投產後,可能與間接控股股東先正達集團存在一定的同業競爭。

截至2023年末,公司對“農作物種子海外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累計投資768.34萬元,項目進度7.46%,進展緩慢。公司表示,前期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人員無法外派,工作於2023年才得以正式開展。

對於同業競爭,張琴表示:根據2021年12月10日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出具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所示,中種集團將自前次權益變動發生之日(即2021年1月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取得荃銀高科控制權)起五年內採取適當解決方式逐步穩妥推進相關業務整合以解決與荃銀高科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