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移動國際趨勢論壇探未來 臺商可主攻兩領域

智慧移動國際趨勢論壇今日(21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展開(左4爲貿局局長江文若,右4爲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圖/外貿協會提供)

首屆電動車大展進入第二天,南港展覽二館舉行「2035 E-Mobility Taiwan 智慧移動國際趨勢論壇」,找來汽車軟硬體界高層從創新技術及產業應用兩大面向,深度探討臺灣智慧移動產業新未來。鴻海MIH(電動車開放平臺) EV研發院建議,「高度自駕及智慧內裝」這兩塊商業模式,是臺灣廠商可以耕耘的的地方。

主持人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說明,本論壇從系統整合、產業脈動、智能駕馭、聯網科技等面向,探討智慧移動產業新興趨勢。

上午場「技術創新X產業動向 搶攻移動新藍圖」,邀請國內外資通訊及電動車產業指標性代表發表專題演講,包括MIH EV研發院執行長鄭顯聰、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Giuseppe Izzo、Arm臺灣總裁曾志光、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Erdal Elver、大同公司總經理何春盛等出席對談。

鄭顯聰指出,全球車輛發展趨勢可用CASE來形容,商業的創新模式如「高度自駕及智慧內裝」等,能創造高度價值及帶來差異化的領域,值得臺灣廠商耕耘。

曾志光表示,未來10年是半導體軟體與車用硬體整合的黃金時代,Arm建立軟體架構、提升硬體效能,與生態圈共同開發軟體架構,將過去多年在車用應用的技術優勢,迴應產業需求。西門子則規劃智慧城市創新的智慧移動方式,着力在智慧運輸管理、路口流量管理等。

何春盛指出大同的方向,是定位在電動車關鍵動力系統供應商,未來評估投資商用電動車底盤設計製造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