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 走動式管理 注入金融動能

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將於5月18日卸任,並轉任東元董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將於5月18日正式卸任,並轉任東元(1504)董事。回顧沈榮津一年多任期將臺銀人壽轉虧爲盈,成功要素是他知人善用、勤盯及與部會溝通。另外,他推動「政策金融」,加強臺銀各分行與產業界交流。他也相當重視淨零永續,臺灣金控率公股金控之先,設置永續長,也是國內首家全集團均完成設置永續長的金控集團。

沈榮津任內不斷督導臺銀人壽調整經營策略。他考量臺銀人壽經營問題有其歷史背景與諸多困難待議,率領集團首長持續與主管機關溝通,並透過整合集團資源,多面向協助人壽經營改革。爲促使臺銀人壽注入新血,自合庫借將,董事長由公股人壽的保險專家張志宏擔任,總經理由原副總劉啓聖升任。

壽險經營績效提升

截至今年4月底,臺銀人壽稅前盈餘16.24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利益30.79億元,若排除匯兌因素,稅前盈餘仍達11.85億元,經營績效顯著提升。在業務面,平衡傳統通路及銀行通路保費收入,截至4月傳統型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5.37億元,年成長23.09%,其中健康險、終身保險及房貸壽險分別成長24.5%、20.5%及4.9%,朝保障型及長年分期繳等高CSM商品推展。

4月底保經代公司合作家數擴大至66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2.4億元。銀行與傳統通路在傳統型商品保費收入佔比爲55:45,朝提升傳統通路市佔率目標前進。另加速數位轉型,推動基富通網路投保平臺上線;研發大數據模型,數據分析有效深耕軍公教客羣、規劃導入流程機器人等。

投資面則執行紀律、增進股權收益,強化產業分析,配合盤勢確實執行投資。4月底止,權益投資已實現利益約8.5億元,且未實現利益由年初4.84億元提升至28.12億元。

淨零轉型深耕永續

沈榮津自2023年2月就任後,深深體認到國營金融事業在國家淨零轉型不能缺席,且應積極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督導臺灣金控率先於去年6月1日設置永續長,並責成三家子公司與孫公司陸續完成設置。爲首家全集團均完成設置永續長的金控集團。

再者,沈榮津擘劃建構集團永續發展策略藍圖,於去年5月完成建構集團永續發展策略藍圖。

爲淨零目標努力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帶領檯銀分行參與多場工業區CEO淨零列車,透過近距離接觸,瞭解產業界需求,提供適切金融服務。

以ESG績效連結貸款,將永續指標納入聯貸條件,給予利費率減碼。2023年,主辦/參加聯貸簽約總額度4,629億元,臺銀參貸495億元。今年截至3月,主辦/參加聯貸簽約總額度1,219億元,臺銀參貸188億元。

此外,沈榮津帶領集團推動「政策金融」,帶動分行與產業交流,督導集團積極掌握經濟金融與產業鏈結動態,併兼任子公司臺銀董事。

沈榮津採走動式管理,親自拜訪各地分行,帶領分行經理參加各產業園區座談,與企業面對面交流,以瞭解產業需求,配合國家重點產業政策,提供適切金融服務,爲產業升級轉型注入新動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