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監控 竹市營建噪音陳情大減

爲減少空污和噪音,新竹市環保局要求工地實施科技及智慧化管理,針對屢遭民衆陳情的營建工程,在工程周邊設置「噪音IoT監控設備」。(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不少民衆經常抱怨住家附近工地揚塵及噪音擾民,爲提升居住品質,新竹市環保局落實工地智慧化管理,導入空氣品質微感器連動灑水裝置與施工時機動式噪音IoT監控設備,減少施工時帶來空氣及噪音污染,營建噪音陳情案件也由平均每月3.3件,降至平均每月1件。

新竹市府日前與竹科管理局合作「高峰裡異味科技監測」,藉科技設備追溯異味來源,掌握空氣品質狀況,而爲預防營建工地施工揚塵及噪音擾民,也針對轄內營建工程業主及承包廠商,實施科技及智慧化管理。

根據環境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噪音陳情案件中,比例最高的是「營建工程噪音」。市長高虹安表示,城市發展建設應顧及民衆居住生活品質,不應爲趕工而減少污染防制作爲,導致影響周遭環境的居住品質。

環保局長江盛任指出,爲減少噪音擾民,針對屢遭民衆陳情的營建工程,環保局在工程周邊設置「噪音IoT監控設備」,並建立噪音告警值,當工程產生噪音超過告警值時,透過物聯網控制器,同步錄影及通報。

江盛任指出,接獲通報的營建業主及施工廠商,可透過遠端監看工程是否違反相關規定,立即修正施工排程,適時透過降低施工音量,減少工程不友善情形,透過告警機制措施,提早介入處理,營建噪音陳情案件也由平均每月3.3件,降至平均每月1件,案件量減少7成以上。

環保局也說明,依《噪音管制法》第8條規定,管制時段內營建工程施工現場,禁止使用以電力、汽油、柴油或其他方式爲動力驅動之施工機械、機具及發電機作業,違反即可依法告發,並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立即改善,未遵行者可按次處罰,今年已裁罰23件。

此外,針對空氣污染,環保局也要求工地裝設科技化、智慧化污染防制系統,如空氣品質微感器連動灑水裝置等,並提醒業主,藉由裝設科技化、智慧化污染防制系統,全面監控工地內污染產生源,可減低營建業主及承包廠商人力負擔營運成本,提高污染防制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