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臺灣參與WHA!美國前衛生部長來臺 稱臺灣爲「國家」

臺美合辦「抗藥性結核病計劃管理國際研習營」,深植亞洲國家抗藥性結核病管理量能,共享區域防疫資源。(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疾管署與美日合作從今(30)日起舉辦「抗藥性結核病計劃管理國際研習營」,曾經發言力挺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美國衛生部長普萊斯特地赴臺出席開訓典禮,並在致詞中稱呼臺爲「國家」;AIT臺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致詞表示,美國將持續要求世衛組織把全球衛生置於政治之上,讓臺灣再次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抗藥性結核病計劃管理國際研習營」邀集亞洲國家結核病計劃負責人與實驗室主管,就抗藥性結核病管理進行相關訓練課程,並於30日舉辦開訓典禮。包括副總統陳建仁、美國前衛生部長普萊斯(Tom Price)、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外交部政務次長謝武樵、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西海茂洋等人出席。

抗藥性結核病爲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議題,WHO估計2017年全球有55.8萬結核病患者對一線治療藥物具抗藥性,其中有82%患者爲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成功率僅55%。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臺灣爲加強抗藥性結核病管理,於2007年起成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團隊,結合健康保險制度疾病管制署資源,提供患者免費診斷和個人化治療,使臺灣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治療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臺灣足爲亞太地區結核病防治的典範

酈英傑致詞時表示,臺灣在降低結核病發生率成功經驗成績,實在可作爲全球衛生當局寶貴的參考依據。臺灣已展現願意透過分享自身經驗,協助解決全球問題的決心;過去從2009到2016年,臺灣也有機會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遺憾的是,自那之後,臺灣已無法再進入世衛組織的大門

酈英傑指出,正如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 阿薩爾(Alex Azar)所說,衛生無國界,因此我們實在很難在排除臺灣2,300萬人的代表的情況下,兼顧全球對於跨國傳染病的共同憂慮。臺灣是負責任的世界公民,可以在解決傳染病和許多其他國際健康議題上能夠貢獻良多。美國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瞭解這一點,因此我們將持續要求世衛組織把全球衛生置於政治之上,讓臺灣再次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適逢臺美關係法40週年紀念,特別邀請曾於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爲我國仗義執言,助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美國前衛生部長普萊斯蒞臨致詞,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美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下辦理的活動,表達美國對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強烈支持,不但彰顯臺美在全球防疫合作之堅實友好關係,並肯定臺灣在建構區域聯防與全球衛生安全貢獻。

陳時中受訪時提到,本次美國、日本貴賓致詞都對臺灣參與WHA提出強力支持,而這些支持正來自於臺灣相關實質貢獻,不論在傳統和非傳統疾病領域,都有值得他國借鏡之處。

這一次研習營計有來自柬埔寨印尼、日本、蒙古、巴布亞幾內亞巴基斯坦泰國越南等 8國共15名結核病防治專業人員來臺參與,期透過國際間的經驗交流,提升抗藥性結核病區域聯防量能,防範傳染病對全球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