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仍無緣參加WHA 綠委籲各界支持臺灣參與WHA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林岱樺、李坤城、新北市議員陳乃瑜,以及臺灣聯合國協進會、2024WHO宣達團以及公衛及醫學學生團體今日舉行「挺臺灣參與WHA,我們都是TEAM TAIWAN」記者會,表達社會各界力挺臺灣參與WHA的決心。(正國會提供/遊念育臺傳真)

臺灣從2009年開始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的實施對象,WHO並自當年開始連續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今年5月初美國政要包括國務卿布林肯與西班牙衆議院副議長龔薩雷茲皆陸續公開挺臺參與,但我國至今仍沒有收到邀請函,已經是連續第8年未獲邀。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林岱樺、李坤城、新北市議員陳乃瑜,以及臺灣聯合國協進會、2024WHO宣達團以及公衛及醫學學生團體今日舉行「挺臺灣參與WHA,我們都是TEAM TAIWAN」記者會,表達社會各界力挺臺灣參與WHA的決心。

黃秀芳表示,臺灣在推廣基層醫療照護、全民健保制度經驗獲得世界認可,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也透過許多管道關心,包括今年1月,代表「世界醫師會」(WMA),出席WHO「執行委員會」(EB)的醫師姜冠宇也在國際爲臺灣發聲。很遺憾WHO迫於中國大陸的政治壓力,讓臺灣的公衛經驗以及2300萬的民衆沒辦法分享給國際社會,不論對臺灣、對國際、對世界衛生組織本身都並非有利的決定,臺灣有2300萬民衆的心聲不容忽視。

黃秀芳提到,盼衛福部和外交部持續提供具體協助,讓臺灣優秀的公衛、醫療等專業人才和學生參與國際公衛的非政府組織,從國際間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着手,讓臺灣的公衛及醫療人才有機會扮演「醫療外交」的角色,透過國際非營利組織共同努力,能幫助臺灣政府走出去,和民主盟友國家站在同一陣線,參與WHO的執委會,讓國際看到臺灣的公衛專業。

李坤城表示,臺灣在公共衛生、疫病防控及醫療健康管理上有着卓越的表現,在2003年SARS疫情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臺灣展示了快速反應和高效管理疫情的能力,與世界的醫療貢獻與交流,都顯現出中國並沒有權力代表臺灣,更違背了世界衛生組織倡導Health For All「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標。

李坤城說,臺灣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若能在WHA大會分享,將增強全球對流行病的應對能力,提升國際社會的整體公共衛生水準。面對中國打壓臺灣加入世界公衛體系,也剝奪了全球體系內其他成員國學習和借鑑臺灣成功經驗的機會。李坤城也強調,臺灣受到許多國際友人發聲力挺,也會持續發揮「Taiwan Can Help」精神,積極爲全球衛生安全貢獻心力,相信以臺灣在醫療衛生的成就和能力,一定能與更多國家共同打造更優質醫療環境。

林岱樺提到,臺灣優異的醫療技術與公衛成績,是臺灣人的努力累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毫無關係,中國沒有資格替臺灣發言,更無權代表臺灣,甚至收割臺灣的公衛成績。林岱樺指出,除了政府努力之外,民間內部的力量更展現了韌性與熱情。

林岱樺說,從2017年開始,聯合國協進會都會發起臺灣WHO宣達團,成員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優秀人才,自掏腰包、不辭辛勞地在每年飛往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透過完整的論述、積極地向國際社會傳遞訊息,臺灣身爲國際的一份子,不應被排除在世界公衛體系之外的人權理念,並表達臺灣有優秀的公衛能力,與強大的意願,要爲世界的公衛體系貢獻一己之力。

陳乃瑜表示,2016年時任衛福部長林奏延曾在世界衛生大會中發言,向與會的各國代表強調臺灣人的健康權益及在國際醫療上的努力與貢獻,爲臺灣積極發聲。她也強調,醫療人權不應該受政治力打壓,病毒跟醫療人權都是不能被投票表決的,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臺灣的防疫有成世界有目共睹,在國際上臺灣的公共衛生醫療人權都是不能缺失的一塊拼圖。

臺灣聯合國協進會副理事長洪嘉駿指出,今年的「宣達團2.0」以國際化、年輕化、專業化的世代參與爲國際重點,邀請醫藥公衛學生及清大、陽明交大技術團隊共同策展,舉辦「World Health We Share」特展,讓世界看到臺灣的醫療技術、健保與國際交流成果,展現臺灣的醫療量能在世界上不可或缺。

2024WHO宣達團領隊周德望也提到,5月25日起將在日內瓦機場車站,展開連續四天的策展活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一走出日內瓦機場,就可以看見臺灣,也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應該將臺灣納入WHO,來增加臺灣訴求的能見度。

「World Health We Share」共同策展人林黃恩靚也表示,此次策展呼應今年WH的官方主題「My health,my right」強調健康的人權訴求,以臺灣的醫療成果展現出「多樣性」、「公平性」、「包容性 」、「可行性」 強調臺灣的公衛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