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誠實的聲譽 助巴菲特躲過操縱銀價的指控

白銀市場爭奪戰(聯經出版)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四日星期三,亨特案開始審判將近十年後,《華爾街日報》報導道,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接獲多名市場參與者操縱價格的投訴後,加強了白銀期貨市場的監督」。銀價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與十二月突然上漲將近百分之三十,漲到八年半內的新高─接近每金衡盎司六美元─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相關監管機構爲此事展開審查。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當不尋常的事件或活動發生,例如我們近期在白銀市場上所見的現象,委員會便會加強監督。」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懷疑有人搞鬼也是理所當然,畢竟在一九七九與一九八○年,投資者購買黃金與白銀是爲了在通貨膨脹日趨惡化、政局動盪的時期避險,而一九九七年下旬白銀暴漲近百分之三十,則是發生在全球安穩、金價下跌超過百分之十三的時期,銀價會突然回漲很可能是人爲操縱所致。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商品風險分析部門主管丁沙.梅塔(Dinsa Mehta)表示:「我們必須懷疑有人試圖強硬地擡高商品價格。」

《華爾街日報》報導「商品交易所倉儲的白銀庫存降到了……一九八五年之後的新低」,還有關於「那些白銀有很大一部分都被送出國了」的傳聞,聽上去像是亨特兄弟的事業死灰復燃。紐約律師克利斯託福.洛維爾(Christopher Lovell)控告菲布羅公司(Phibro)─旅行家保險公司(Travelers Insurance Company)的商品交易分部,原爲恩格哈德公司菲利普兄弟分部─將銀貨從商品交易所倉庫移往英國等「音訊全無的黑洞地區」;發起訴訟的同時,十年前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重新回到了新聞版面上。英國《衛報》也刊登一篇危言聳聽的國際報導:「景氣佳的白銀市場『被操縱』。」並引用倫敦一名銀條市場交易人的發言:「在我們看來,有人在暗中行事。」《衛報》還報導道:「英格蘭銀行……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都在關注情況發展。」

幕後的神秘人士,終於在一九九八年二月三日露面。華倫.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發表了新聞稿,表示:「由於白銀市場近期的價格變動,也因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收到關於銀金屬持倉的質詢,本公司將釋出本將在下個月的年度報告中發表的特定資訊。本公司持有一億兩千九百七十一萬金衡盎司白銀,第一次購買白銀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最近一次則是在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二日。」

在當時,巴菲特是個將白髮梳成遮禿髮型、即使六十八歲仍十分硬朗的男人,也是美國二十世紀後半最成功的投資者。他在新聞稿中暗示,自己已經完成囤積白銀的作業:「目前爲止,波克夏並沒有購買或售出白銀的計劃。」他的聲明沒能勸退投機商人,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發佈聲明後兩天內,投機商人的購銀行爲使得銀價上漲了顯著的百分之十六,到達將近十年內的高峰:每金衡盎司七.五九美元。投機商人一窩蜂購銀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巴菲特已買入白銀世界年產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堪比當年的尼爾森.班克.亨特了。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調查纔剛開始,就在一九九八年二月三日被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新聞稿終結了,由此可見巴菲特正直誠實的聲譽,以及操縱市場模糊不清的定義。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一次也沒提及華倫.巴菲特的名字,以氣象局報導熱帶氣旋的口吻總結事件:「一九九七年七月與一九九八年二月之間,銀價從每金衡盎司四美元突漲至超過七美元……最顯著的擔憂關乎倫敦大規模持倉持有者對白銀的需求……爾後,市場得以提供足量的供給,價格下跌,價差也隨之減少。」先前控告菲布羅公司操縱市場的紐約律師克利斯託福.洛維爾撤回訴訟,加入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旁觀的行列。

操縱市場本質上是主觀事件,操縱者必須有意扭曲價格,因此巴菲特的評價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控告亨特兄弟時期的部門首席律師丹尼斯.A.克雷吉納(Dennis A. Klejna)表示:「依法證實市場操縱非常困難,因爲人們購買大量商品期貨合約或大量實體商品,也可能是出於合法原因。」巴菲特囤積白銀擠壓了銀市,但在證明單一投資者操縱市場之前,你必須先學會讀心術。當初的陪審團判亨特兄弟有罪,是因爲他們和其他交易人共謀、違反了反壟斷法,而華倫.巴菲特的投資模式與共謀操縱市場完全不符合。巴菲特的成就源自特立獨行的投資模式,如他在一九九七年的波克夏海瑟威股東信中所述,他往往在所有人賣出之時買入:「你花非常高價格……買的是愉快的共識……而悲觀思想會使價格跌到真正誘人的程度。」巴菲特投資白銀的行動,也符合他的論述。

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未曾揭露它持有白銀平均每金衡盎司的價格,不過它在一九九七年公開九千七百四十萬美元的稅前收益,表示它可能在一九九七年以每金衡盎司約五.○五美元的價格,購入約一億一千一百二十萬金衡盎司白銀,餘下一千八百五十萬金衡盎司的價格則是每金衡盎司約五.五○美元。巴菲特在低價時期用現金購買白銀,所以理論上能和他的可口可樂股份一樣,永遠不釋出。但後來他感到不耐煩,自責道:「我買得非常早,也賣得非常早。」巴菲特錯失了爆炸性的銀價暴漲時期,不久後,銀價將挑戰亨特時期每金衡盎司五十美元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