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發聲|政治局會議:完善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工具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保民生穩就業顯得殊爲重要。會議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會議還強調,要着力保民生。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
居民增收減負和穩就業,是一段時間以來既定的政策舉措,並將根據外部衝擊變化調整優化應對辦法。
會議指出,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
消費政策加碼需重視居民增收
外部衝擊影響加大,消費將扮演更爲重要的角色。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今年一季度,我國市場銷售增長加快,消費活力增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高於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0.4個百分點。
今年3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從消費內容看,消費不足主要是服務消費不足,重點是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社保、養老等與基本公共服務相關的發展型消費不足。
可見,服務消費一方面尚有不足,另一方面潛力巨大。而促進服務消費,重在提高居民收入。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大幅提升了年內消費政策加碼的必要性,且後續政策加碼需重視對居民增收減負的支持力度。
章俊表示,一方面要加大力度促進居民增收,提高一次分配收入佔比、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完善就業市場等;另一方面要切實減輕居民“三座大山”的壓力,如降低公積金利率,減輕居民購房負擔,釋放更多可支配收入用於消費。
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
就業關乎中低收入羣體的生活質量和消費能力。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着力保民生。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
勞動經濟學會就業專業促進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指出,有研究顯示,我國出口企業存在顯著的工資紅利,平均工資較非出口企業高9%左右。
歐陽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延續,高質量發展根基持續夯實。目前,我國就業市場總體走勢平穩,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尚不明顯。
但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紮實做好經濟工作。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下發通知,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惠民政策措施。通知提出,參保企業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於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近期,各項穩就業政策密集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2025年全國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結合實際開展對企聯繫服務,幫助企業掌握各類助企惠企政策內容、申領條件、辦理方式、工作流程等,按規定享受相應政策,聚焦區域性優勢和重點行業領域創新開展適合青年羣體和高技能人才的招聘活動。
在近日舉行的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2025年一季度就業形勢分析會上,與會專家認爲,從二季度開始,隨着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外在環境將更加複雜嚴峻,面臨的困難挑戰將更加突出。與會專家建議,要在做好相關政策抓緊落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各項經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