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 | 金融數據不理想,股指下跌

週一A股各大股指普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21%至3148.02點。其餘主要股指跌幅更大,深綜指跌0.95%,創業板綜指跌1.45%,科創50指數跌0.45%,北證50指數跌1.84%。全A總成交額爲9133億元,較上週五的9166億元小有縮窄。

A股週一表現不佳,多數觀點認爲IPO重啓及最新公佈的4月金融數據較弱可能影響了人氣。週末公佈的4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7.2%;狹義貨幣M1同比下降1.4%;4月社融減少1987億元,同比少增1.4萬億元;4月人民幣貸款新增7300億元,同比多增112億元。

由盤面看,大盤股表現整體相對較好,中小盤股表現明顯更弱。板塊方面,燃氣、電力、金融等防守類個股表現強勢,基建股表現也較好。

基建股的上漲應部分得益於超長期國債發行消息。據財政部網站披露的《關於公佈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今年我國將發行1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爲20年、30年、50年,本週五400億元人民幣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率先發行。

中、小盤股週一跌幅明顯,一方面與這類個股股息率通常較低相關,而市場如今的偏好已更多地轉向紅利類資產;另一方面可能與私募瑞豐達“跑路”及相關的私募產品已無法贖回相關,因這樣的消息或多或少會誘發其他投資私募產品的投資者警覺,甚至不排除部分投資者選擇贖回的可能,進而逼迫相關私募基金平倉。

北向資金週一起不再披露實時成交額。周邊股市方面,港股恆生指數漲0.80%,恆生科技指數漲幅爲1.42%。匯市方面,美元連續幾天窄幅震盪,本週稍晚美國將公佈至關緊要的4月CPI,預計屆時美元波動將放大。

A股週一雖跌,但跌幅在股指開盤沒多久就已定格,全天多數時間其實並未進一步下跌,這一般暗示下檔支撐仍相對較強。

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宜繼續持股。後續大額國債發行及配套的基建多半會緩解信用數據,且外圍利率環境也有可能轉好,故A股相關基本面雖暫時不強,但大概率應該已處於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