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談「十九大後兩岸經濟發展」 盼不要有政治障礙
▲「2018桃園市兩岸事務小組論壇」中,鄭文燦認爲,爲求兩岸共好,要讓兩岸觀光、產業、經貿交流常態化。(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2018桃園市兩岸事務小組論壇」,7日於市府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多功能演藝廳舉行。市長鄭文燦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兩岸之間交流項目越來越廣泛,其中,中國大陸旅客到臺灣的第一站就是桃園,他深切期盼不要有政治障礙,追求兩岸共好,讓兩岸的觀光、產業、經貿交流可以常態化。
鄭文燦在「2018桃園市兩岸事務小組論壇」與多維TW總策劃于品海博士,共同討論新的兩岸關係表示,今天的論壇主要討論「十九大後兩岸經濟發展」,中國崛起是非常複雜的議題,不應只看到正面的宣傳,而應廣納多元的意見,對中國進行正確的評價,不要高估,過度樂觀,也不要低估,刻意唱衰。
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也有很多風險。1978年中共第11屆三中全會決定採取經濟改革的開放政策,而在十九大後也看到,面對中國經濟發展城鄉差距、貧富失衡、房地產泡沫化及負債惡化等問題,習近平採取權力集中推動改革的做法,與談人于品海博士認爲中國在宏觀調控能力相當細緻,可以度過困難。
但是,在中國在經濟減速時,又必須達到質量提升的發展,這是非常困難的。于品海主張,臺灣經濟應整合於中國紅色供應鏈,他提出不同看法,中國作爲世界工廠,也是日、美高科技及傳統產業供應鏈的一環,非獨立自自主的供應鏈,要將臺灣整合紅色供應鏈,並不是最佳選擇,而臺灣的企業即便沒有政府政策的導引,仍會評估如何更有競爭力、更國際化,因此臺灣企業的首選,不會是將臺灣整合至紅色供應鏈當中。
鄭文燦說,陸資是臺灣經濟再成長的論點也值得商榷,因爲臺灣目前並不缺乏資金,依據中央銀行的統計,約有13兆元的銀行存款未貸放出去,壽險資金也有超過10兆元未投入產業;同時,政府對房地產採取抑制的政策,避免高房價帶來的社會不公平,因此臺灣應導引資金流入產業的投資,而非單純思考開放陸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