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因去蔣化遭搧巴掌 文化部:中正紀念堂轉型是再民主化
▲鄭麗君出席108年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正當問候陳鬆勇時,突然遭到鄭惠中搧巴掌。(圖/記者屠惠剛攝)
文化部長鄭麗君22日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意外遭資深藝人鄭惠中以「不滿去蔣化」爲由,當衆打了一巴掌。對此,文化部晚間發出新聞稿指出,鄭麗君指個人受辱事小,但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不容受到傷害,任何訴求不能正當化暴力行爲;此外,鄭惠中在記者會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所誤解,中正紀念堂轉型涉及組織轉型、空間轉型,不應簡化爲「去蔣化」,而是「再民主化」。
鄭麗君強調,個人受辱事小,但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不容受到傷害,生活在民主臺灣,每個人都有表達多元意見的權利,這正是臺灣自由、民主之處,但任何人都不該用暴力將個人主張強加諸在他人身上,任何訴求都不能正當化暴力行爲,任何公共議題都應該回歸理性討論, 不該以暴力形式表達訴求,希望今日事件能讓臺灣社會更懂得珍惜民主價值的可貴。
文化部指出,鄭惠中在記者會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所誤解,中正紀念堂轉型涉及組織轉型、空間轉型,不應簡化爲「去蔣化」,且文化部2017年起即展開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工作,包括組成專家諮詢小組、建置轉型資訊平臺網站、舉辦藝術策展,並辦理12場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以促進社會對話;中正紀念堂轉型除了迴應轉型正義課題,也重新發展首都願景,民衆對轉型方案有任何不同意見,歡迎共同參與、彼此對話,透過民主程序表達主張。
▲鄭惠中召開記者會,說明事發經過。(圖/記者屠惠剛攝)
文化部強調,去年底文化部已據願景工作坊等社會討論聚焦的方向,將兩個可選擇的中正紀念堂轉型建議方案以兩案並陳方式簽報行政院,後續將由行政院邀集相關機關研商轉型方案,待行政院初步研商、聚焦組織轉型方向後,文化部將啓動下一階段社會討論,後續組織轉型法案也會循民主程序,由行政院、立法院審議,任何政黨及公民社會都有彼此討論、共同對話的機會。
鄭麗君表示,歡迎關注轉型正義議題的朋友參觀歷經兩次政黨輪替籌備、甫於去年成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認識臺灣人權遭受國家暴力傷害的歷史,真誠理解時代的傷痕,這些遭受國家暴力對待的受難者,不分族羣、不分統獨、不分左右,這段歷史不只是受難者個人的受難歷史,更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都需共同面對的課題。
鄭麗君強調,文化部推動國家人權博物館過程中,深切體認轉型正義並非要去除任何領導人的歷史記憶,而是要誠實面對過去被湮沒、被刻意遺忘的人權受害歷史;唯有誠實還原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共同選擇如何面對它,爲臺灣社會、爲下一代避免再次犯錯,並透過這個過程,向歷史學習,以確認人權是我們應該共同以自由民主守護的基本價值,也才能真正邁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