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WIW論壇 精采

「2023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10月5日下午場由證交所主辦,證交所專員馮淑敏(左起)、資策會分析師盧冠芸、碳交所董事劉哲良、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臺灣指數公司副總陳文練、臺北大學主任池祥麟、羣益投信副總張菁惠合影。圖/證交所提供

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在2023世界投資者周(WIW)論壇致詞指出,永續發展爲全球共識,並躍居企業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證交所攜所有市場參與者與利害關係人,共同推動ESG生態系,並配合數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營造對創新企業更有利的籌資環境,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10月5日下午「2023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由證交所主導策劃,邀請研究智庫與投資實務界專業人士,共同探索碳權、永續、數位科技及創新等攸關產業發展的趨勢及投資契機。

簡立忠表示,世界投資者周的宗旨是提升投資人教育及保護,證交所每年都積極響應,並在教育宣導方面求新求變,除講座、研習營等實體活動外,也藉由網路競賽、社羣媒體及影音傳播平臺等管道,加強圖文及影片宣傳,讓投資人更深入瞭解資本市場,並在熟知風險及自身權益的前提下,共同參與市場成長。

第一場專題演講「國內外碳權交易機制現況與未來課題」,邀請中經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碳權交易所董事劉哲良,深入淺出說明及釐清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下產生的碳權,及因減量計劃而產生的碳權,兩種本質上的不同。

劉哲良強調,碳權的用途是抵減「排放責任」而非「排放量」,以國內自願減量機制的執行現況及相關案例,闡述臺灣碳費機制下,減量額度的取得方式和交易架構,並說明碳交所扮演的角色。

接着由臺灣指數公司副總陳文練主持關鍵對談,主題爲「從投資觀點看全球永續淨零之機會與展望」,邀請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麟與羣益投信副總張菁惠分享其研究與觀察,分析永續及低碳投資的需求和商品應用趨勢與機會,以及企業面對氣候變遷及相關法規調整,如何利用ESG評鑑指標的引導,持續邁向落實永續淨零的願景。

三位專家提醒,選擇ESG商品時應先了解產品設計邏輯,陳文練也強調,主管機關爲避免漂綠,對於ESG商品有嚴格的審覈,建議投資人可選擇經主管機關認可的ESG商品。

下半場由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以「迎戰數位科技與永續浪潮-臺灣產業發展的潛力與挑戰」爲題,說明全球在面對環境風險之下,循環經濟的觀念逐漸崛起,並朝着循環設計、資源回覆、延長產品壽命、產品服務化與資源共享等五大方向發展,目標是要改變結構來減少能源或資源的耗用,降低整體供應鏈碳排。

她也分享各國大廠將區塊鏈、物聯網、數位雙生、AI等數位科技導入循環經濟相關案例,並探討臺灣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在「創新板塊多元商機 開拓臺股投資新藍海」演講,聚焦資本市場值得關注的亮點-臺灣創新板。由證交所專員馮淑敏闡述創新板如何透過以市值爲核心的上市條件及相對簡化、有效率的流程,協助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拓展營業規模及競爭力,藉由打造「創新+永續」的新經濟產業聚落,爲市場增添價值與成長契機。

她強調,臺灣市場流動性佳、外資青睞、再籌資功能強,深具優勢,能成爲創新企業的強力後盾,幫助培植臺灣的軟實力,且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已漸次放寬,交易面也將進一步開放鬆綁,希望讓更多投資人能及早參與新經濟產業的成長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