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跟不上 向海致敬淪口號

臺灣四面環海,有沙岸巖岸,具備發展海上觀光與遊憩的潛力,近年流行的立槳、獨木舟、潛水等,都讓人看到龐大商機。不過,涉及水域管理單位太多,早期是時空環境特殊,現在是各單位都怕玩出人命,乾脆繼續嚴管。行政院推出「向海致敬」,反而突顯出各單位的不同調,政策淪爲口號

數十年前兩岸緊張的時空環境下,我國對海域管制十分嚴格,除了貨運,海上經濟活動漁業爲主,何況當年也沒有多少水上娛樂活動。多年後緊張氣氛不再,管制卻沒有跟着放鬆。

「水」在華人眼中,似乎仍是個充滿未知、令人不安的象徵,每到夏天,層出不窮的溺水意外,更加深社會玩水負面印象主管機關也順理成章地把「水上娛樂」當成一件危險的活動看待,這種嚴管不只海上如此,河川溪邊幾乎都成爲禁地

行政院希望民衆親近海洋,但各單位骨子裡害怕轄區裡出事、不想扛責任心態,不願修法解禁,就是標準的說一套、做一套。就如業者所說,政府不用擔心產業面的問題,只要鬆手不阻擋,業界自己會找到出路。

比起拉緊法令、義正嚴詞的說「是爲民衆安全着想」,限制水上游憩,政府更該思考的是,如何藉由「向海致敬」向民衆灌輸安全教育。民衆玩水出事了,大多時候不是政府的責任,而是本身對於水域的不瞭解或不尊重。

民衆絕對有玩水的權利,同時要意識到,必須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民間官方有了默契,訂出遊戲規則,才能讓社會更健康的看待這塊娛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