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萊」了!歷3任總統吵了20年 美豬爭議還原始末

總統馬英九(左起)、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陳水扁。(合成圖資料照)

美豬、美牛開放進口爭議持續20年。(製圖/中時新聞網

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2021年元旦開放進口,萊劑是否影響國人健康,爭議持續延燒。關於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爭議,可回溯到2001年,政府開始審查萊克多巴胺是否適合作爲飼料添加物,2006年宣佈禁用。陳水扁2007年曾主張解禁萊克多巴胺,當時馬英九明確反對。不過2013年馬執政時,傳出可能開放美豬,當時民進黨抗議,喊話若開放進口瘦肉精豬,一定要求總統下臺。民進黨在野時大力反對美國萊豬,豈料,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竟突襲式宣佈開放,引發各界譁然。

陳水扁執政時期,禁止美牛進口的主要考量狂牛症,不過在2005年4月,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時,美牛曾一度恢復進口,6月再度因狂牛症考量禁止進口。2006年1月,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時,開放美牛進口,但因狂牛症疑慮,僅限於30個月以下小牛,並禁止帶骨牛肉進口;10月公告禁用含萊克多巴胺在內等四類瘦肉精。

2007年,陳水扁曾向WTO預告臺灣準備解禁萊克多巴胺,並制定最大殘留標準爲10ppb,但受民間團體國民黨反對而並未實施,馬英九則是明確反對解禁豬肉瘦肉精。

2007年,陳水扁曾向WTO預告臺灣準備解禁萊克多巴胺,當時馬英九明確反對。(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2009年馬英九執政時期,簽訂臺美擴大美牛進口議定書,同意擴大美牛進口,但因狂牛症疑慮造成民間反對,行政院則排除內臟輸入,爭取人民支持。2012年馬英九勝選連任,提出允許含萊克多巴胺美牛進口,引起反彈,行政院長陳沖則提出三管五卡政策,希望獲得支持,爭議延燒至6月,國民黨立院黨團提議召開臨時會,只審查美牛進口案,最後以人數優勢通過。

2013年,臺美貿易談判傳出除美牛外,也可能開放美豬進口,引起民進黨抗議,表示一旦開放瘦肉精豬肉,一定要求總統下臺。

總統蔡英文當年曾與多位民進黨政要上街遊行反美牛,遭外界批評昨是今非。(本報資料照)

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宣佈2021年元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並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0.01ppm(10ppb)基準,終結14年禁止瘦肉精豬肉進口,一反過去在野食立場,蔡英文則解釋「時空背景不同」,仍引發在野及民間強烈反對。

2020年12月24日,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在立法院表決通過包括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開放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相關原產地標示規定,以及國內不得使用瘦肉精等9項行政命令。對此,反萊豬民衆及相關團體,繼續發起一連串抗爭,甚至揚言拒吃豬肉,與政府展開正面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