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生意一堆人排隊等執照 預計2021年開放

預計2021年第一季,金管會將開放非電支機構承作外勞跨境匯款。圖/資料照片

這項「小生意」目前有一堆人排隊等執照。金管會9日透露,外籍移工小額匯款業務目前有二家業者正在沙盒實驗,但有一堆業者等着申請,但同類業務已不能再進沙盒,就等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立法完成,預計2021年首季即可大幅開放。

目前在沙盒實驗外籍移工小額匯款的兩家公司,即統振與易安聯,也因電支條例未過關,所以延長交易,但如立委郭國文即表示,外傳騰訊也看上易安聯,打算要投資;易安聯資本額只要20萬元,卻可作1億元爲上限的跨境小額匯兌,每筆收手續費報酬率相當可觀。

至於曾經是臺灣之光的新創業者櫻桃支付」,則已自行撤回進沙盒實驗的申請,金管會亦表示,主要是櫻桃支付是採「個人對個人」方式的匯款,即中間完全沒有合法外匯中介機構,如銀行介接,無法符合防制洗錢及各國的外匯管理辦法,經長時間的補件,仍是無法通過,所以就撤件。

金管會指出,例如櫻桃支付從臺灣要匯款到大陸,完全沒有經當地的合法外匯接收機構,直接要匯款給個人,在大陸法規上亦不允許,在沒有找到合法辦法及模式前,不可能進沙盒實驗。

而這次電支條例若在立法院完成三讀,相關子法三個月內上路,預計2021年即可接受相關申請,這次法規開放「非電子支付機構」可經金管會許可,從事在臺外籍移工的小額匯兌及買賣外幣業務,即這些專門作外籍移工的非電支機構,資本額要求可能不用很高,即可作一年有數億元的匯款業務,現在有不少機構打算要申請,詢問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