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鰻,淳安獨有!
“23道淳味”,不止於23道,你有什麼特別推薦的,歡迎留言。
本期尋味:
地衣素鰻
鰻魚,大多數人都見過吃過。
但淳安有條鰻,你別說吃過,估計見也沒見過。
這條鰻叫素鰻,它是淳安民間一道頗爲鄉土的素菜——用薄豆腐皮裹上素菜,一層層包裹成的長條或三角造型,油炸或煎煮便可大快朵頤。
初一聽到這菜名,心裡不自覺地發問,一道素菜,爲什麼叫鰻?
“這道菜最初做的是長條形的,長得就像一條鰻魚,所以稱之爲素鰻,或許是想好看或者特別一點,慢慢地,後來開始做成三角的了,因此還有個另外的名字‘三角包’。”大墅鎮桃源農莊飯店的女主人胡東霞說。
做素鰻和包餃子差不多,主打一個“萬物皆可包”:豆腐、嫩南瓜、筍乾、醃菜、雞蛋、韭菜、胡蘿蔔、香菇、小蔥……
這些年,大家口味越來越“刁”,素鰻有了越來越多的口味,比如眼下這個春天,就有一種地衣餡兒的素鰻很受歡迎。
昨天,我們跟着胡東霞看她做素鰻。
先介紹下地衣,它學名念珠藻,生長在土壤表面、岩石上,基本出現在雨後。它營養豐富、口感鮮美,因長得像木耳,因此有“地木耳”的別名,淳安人喜歡叫它“滑滑菜”。它在清明節前後最多,目前在某寶的時令價高達近140元/斤。
這幾天連續雨雨雨,大墅鎮一些田邊地角地衣長得正歡,東一攤、西一攤地不規則分佈。
“本來前天準備了一筐地衣,客人非要點單吃掉,所以今天只有再去撿一些咯。”說起客人們心心念唸的素鰻,她笑稱呼竟成了她幸福的煩惱。
雨稍小了些,胡東霞就挎着籃子出門了,驅車到村口,農田邊、田埂旁,和幾位農戶一起拾撿,半小時就拾撿了大半籃。
費時又費力的是洗。地衣長在潮溼的泥地上,本身就是滑膩膩的藻類,攜帶了泥沙和雜草。
“晴天,我們會把裝籃的地衣泡在清澈小溪裡,利用水流去掉表面雜質,然後再用清水一遍遍清洗,甚至隔夜沉澱,直到一點雜質沒有。”胡東霞說。
昨天下雨,溪水洶涌,胡東霞只好和農戶一起全程手動一趟又一趟清洗,一遍又一遍沉澱,如此20餘個來回,耗時約一小時,纔得到了一盆純淨的地衣。
將洗淨的地衣倒入大鍋焯水一遍,撈起後用冷水沖洗降溫,擠幹後放到切好的韭菜一個盤子裡;
繼而將打好的8個土雞蛋倒入鐵鍋,炒至金黃噴香,一起裝盤……金黃雞蛋、褐色地衣、綠色韭菜的三色餡兒就組合完畢了。
接着就是做素鰻。將薄如蟬翼的豆腐皮切成合適寬的長條,然後放入餡料,捲成三角形,製成生坯。
接着用油煎。胡東霞將一個個素鰻平鋪在平底鍋上,煎到滋滋冒油冒泡,中間不斷翻身,等到正反兩面同樣金黃,就可以出鍋吃啦。
“嗯,好吃……”我們品嚐了第一口就感到了滿足,“雞蛋的嫩、韭菜的香,再加上地衣的鮮,無敵了。”
當然,在無辣不歡的淳安吃素鰻,怎能少了那一口鮮辣。胡東霞貼心地準備了一碗辣椒小蔥紫菜湯,左手一筷子香酥的素鰻,右手一勺滾燙的淳味辣湯,那滋味鮮美至極。
“這是幹着配湯的吃法,也可以將煎至兩面金黃的素鰻加入少許水和鹽、雞精調味,燒開後裝盤。鍋中留少許汁水澱粉勾芡,放入小蔥末炒勻,淋在素鰻上,這是一種‘溼’吃法。”
想吃素鰻,說不容易其實也容易,去淳安千島湖走一趟,很多飯店裡,都有。
記者 王夏琴 王斐帆 通訊員 王鴻鋼
視頻 林葉楊 製圖 劉婧楠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小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