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家人壓力大…醫點出3大困境:孤獨感、挫折感難紓解

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照顧者有着他人難理解的孤獨感。 圖/freepik

照顧是孤獨的,尤其是一個人擔起責任的照顧者。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但是失智照顧者,有着他人難理解的孤獨感,因爲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原因來自於社會對失智症的不理解。蔡佳芬舉例,許多病人因爲失智,會隨手拿走鄰居的東西或是店家的商品,病人搞不清楚做了什麼事,可能無關痛癢,甚至一犯再犯,但照顧者每次都得去認錯賠罪,有時候還會被告上法庭。照顧者照顧的同時,一邊是聽不懂勸阻的病人,一邊是認定你是惡人的鄰居。

第二個孤獨來自於,失智症是退化性疾病,不管你多努力照顧都不會「好起來」。長時間的消磨,加上你想多努力做些什麼時,親友還會給建議:「他反正不會好,你就不要再弄了,快點送去安養院。」讓照顧者深感挫折。

最後,因爲疾病的影響,失智者會慢慢忘記你,就算曾經親如夫妻、母女、父子,最後都只剩病人與照顧者的關係。這樣孤獨長久累積就轉變成憤怒,有人生氣埋怨,有的悲傷流淚,蔡佳芬曾在診間看着照顧者對失智的伴侶激動地跪了下來,哭個不停。

蔡佳芬說,如果照顧者內心無法安定,通常她都第一個失智病人看完後就必須接着看第二個,就是失智者的主要照顧者。

這些孤獨感的解方,有些在個人,但是多數關鍵在於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以及相信,一個人無論年紀多大多老、生了什麼病、離生命終點還有多少日子,他對於身而爲人的尊嚴與幸福感的渴望,與一般人並無二異。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