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困境3/失智照顧避免「服務卡卡」專家盼更有彈性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說,面對失智照顧有時應給予不同的模式,此已非「醫療、科學」層面,而是進入「人文、藝術」的軟性層面。(圖╱123RF)

「感覺失智後,對社會還有用,可以幫助別人,真的非常高興、很有成就感。」一名年近60多歲男性,患有年輕型失智症,病情屬於輕度,但合併精神行爲症狀(BPSD),經過積極安排到社區關懷據點擔任志工,他如此開心的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表示,如果沒有積極爭取,個案就只能待在失智據點接受照顧,無法看到個案充滿高興的神情。

此名年輕失智男性,失智前是名工廠廠長,樂於助人,但當有什麼事情因失智無法做到時,他會出現生氣等情緒反應,而被失智共照中心評估爲BPSD患者,依規定只能去失智據點接受照顧,但他爲輕度失智症,還想要服務別人,因而想幫忙安排到社區關懷據點,與其他一般失能者互動,但目前關懷據點無法照顧失智合併BPSD患者,最後透過長時間倡議與「創意及折衷」,讓男子以到社區關懷據點做志工,幫忙收發講義等簡單事項。

郭慈安說,衛福部針對失智症患者,以行爲症狀加以分級、分類,給予不同照顧,有時難免有一種分類物品的感覺,其實失智症是一個「很活」的疾病,同樣是失智患者,當教育程度、性別、職業各有所不同時,所表現的習慣、文化及語言多不相同,要如何給予不同的照顧,已非「醫療、科學」層面,而是進入「人文、藝術」的軟性層面。

「我現在可以去上課(失智據點),也能去上班(社區關懷據點)」,此名年輕失智男性開心的說。郭慈安說,個案擔任志工後,情緒更加穩定,有時都可以不用吃失智症的藥物,而利用醫療科學的精準診斷,給予失智患者可以發揮的空間,目前國外對待失智患者已不是「照顧」的概念,而是採用「革命性的思維」,讓患者活得有價值。

舉例來說,照顧失智個案時,應跳脫「他(失智者)就是什麼不行」,而是要看個案還可以做些什麼,並從旁協助,如以日本經驗來說,曾有一名失智女性煮菜時,不小心把鍋子燒掉,家人不準個案再煮,卻導致患者心情低落, 但其實煮菜包括洗菜、撿菜、下鍋、炒菜、調味、起鍋、擺盤等過程,應針對個案忘記的部分協助她,而不是所有的事都不准她做。 因此照顧上應更具有彈性,讓患者得到多面向的照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