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擁抱自己的方法,就能修復玻璃心

以前的我擁有顆「玻璃心」,別人的說話,輕易撩撥我的情緒

內在的聲音總是不斷拷問:

「是我的說話有錯嗎?」「是他不喜歡我嗎?」

我就是不可自控地「想太多」,覺得我不夠好,所以被拒諸門外⋯⋯

-

你一定聽過「玻璃心」,但你知道「心理彈性」嗎?

人的內心如同橡皮筋,因應質料有不同拉扯及回彈的額度

你面對別人批評時,會面對接納還是急於逃避;

你面對不如意時,會尋找選項還是怨天尤人;

你面對人際衝突時,會捲入情緒迴圈,還是能換位思考;

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的「心理彈性」。

-

你發現了嗎?

心理的「韌度」決定當下的情緒,也深深影響事情的發展走向

跟太郎交往初期,總是因他無心的話而碎成頹垣敗瓦

覺得他並不那麼愛我的想法,如同細胞分裂的速度在擴散

但後來才驚覺,是我固守過去的經驗,以受傷的經歷作繭自縛

纔有一顆輕易摔破的心,難以相信自己

《我一點也不糟糕》是我愈讀愈喜歡的書

比起表面的安撫著者善用比喻讓我們明白心理的形塑

告訴讀者愛自己、擁抱內在的方法

別人的話語才以更恰好的方式消化

如同戴上眼鏡後驟然清晰:即使情境類近,也不一定有相同的結果

-

以前的我,的確擁有顆玻璃心,而當我們能累積自我價值感

整合自我、別人對我的感覺

我們對於事情的發生變得更從容,也更能把內心的坑坑窪窪修補起來

感謝時報出版提供贈書,在以下貼文會有抽書活動

(3/25晚截止留言及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