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長子患精神病,次子車禍身亡,三子被炸死,只有私生子善終
張學良,中國歷史上一個悲劇與傳奇色彩並重的人物。
一場西安事變,讓張學良坐穩了“愛國將領”的名號,同時也讓他身陷囹圄半個多世紀。
在35歲的風華歲月,慘遭蔣介石軟禁,後半生可謂是慘淡無比。
更讓人感慨的是,沒了父親陪伴的張學良子嗣們,也大多命運悽慘,甚至讓張學良三次白髮人送黑髮人。
長子張閭珣患上精神病
張閭珣,張學良的長子,其生平經歷與結局,充滿了悲劇色彩,尤其是在他患上精神病直至病逝的過程中,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張閭珣生於1928年,自幼生長在顯赫的張作霖家族中,享受着優越的生活條件與家族的寵愛。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1936年的西安事變後。
西安事變不僅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也深刻影響了張學良一家的命運。
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這一軟禁就是半個多世紀,而張閭珣與家人也因這一變故,開始了流離失所的生活。
1941年,張閭珣隨母親于鳳至及家人移居美國,以逃避戰亂。
然而,遠離故土的陌生環境,以及父親長期無法團聚的痛苦,對年幼的張閭珣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加之,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家族的財富急劇縮水,生活條件大不如前,這些因素都爲張閭珣的精神健康埋下了隱患。
張閭珣開始出現精神狀態不穩定的情況。
起初,家人並未過多注意,以爲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病情逐漸加重,出現幻覺和妄想等症狀,最終被診斷爲精神分裂,不得不進入英國的精神病醫院治療。
家人爲了給張閭珣治療,傾盡全力,但精神病的治療在當時並不成熟,加上張閭珣的病情較爲嚴重,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張閭珣大部分時間在精神病院中度過,時而清醒,時而陷入病態。
于鳳至意識到,兒子的病情一定程度上是思念父親所致。
她立刻向宋子文、宋美齡等人發去求助信,讓張閭珣得以回到臺灣,與父親重聚。
1975年8月14日,張閭珣抵達臺灣。
彼時的張學良,已經七八十歲的老人,自己尚且需要他人照顧,卻每日牽掛兒子的病情,爲照顧兒子,爭取延長其壽命默默努力着。
只可惜,張學良的悉心照顧,並未讓張閭珣恢復健康。
1986年的一天,張閭珣正在醫院與人聊天,忽然臉色大變。
周圍人見狀,立刻找醫生幫忙,但已經無力迴天。
1986年9月19日,張閭珣病逝於臺北,張學良痛失長子。
次子張閭玗車禍罹難
張學良次子名爲張閭玗,去世時間比哥哥還早。
張閭玗他自小性格開朗,好動愛玩,與哥哥有很大的不同。
他愛好運動,最喜歡騎馬、跑步、打網球和高爾夫球,這一點與張學良很像。
對此,張學良回憶說:“老二愛打高爾夫球,老大也愛打,沒有老二打得好。他們兩兄弟從小時候開始,就跟一位高手學習。”
據瞭解,那人也是張學良的朋友,雖說不是專業運動員,但技術很好,也很耐心的教兩兄弟。
張閭玗二人從小受到專業訓練,所以高爾夫球技術很不錯。
那時候,顧維鈞有段時間遭國民政府通緝,跑到奉天避難,整天沒事。
張學良和兩個兒子,就經常陪他打高爾夫球。
張學良回憶說:“閭玗高爾夫球打得真好,我有時候都打不過他。我們在英國期間,他也就十四五歲,就是他陪我打球。”
然而,父子間的溫馨時光,也隨着西安事變到來戛然而止。
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當時于鳳至正帶着幾個孩子在國外生活。
聞此噩耗,于鳳至在對子女稍做安排後,即於1937年初回到國內陪伴張學良。
起初,張閭玗的生活狀態還算過得去。
只是從小被溺愛的他,遠隔重洋仍然時不時向張學良夫妻,提出經濟要求。
在國外期間,張閭玗的生活一直很奢靡,甚至欠下鉅額債務。
張學良自身難保,多虧了宋子文的熱情相助,才幫他還清債務。
此後,宋子文又按時每個月給他發放生活費,這才讓張閭玗在國外衣食無憂。
對於張閭玗的下場,坊間一直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說他早在1958年便遭遇一場車禍,重傷去世。
也有相關資料記載,張閭玗自年輕時就煙不離手,抽香菸抽的很兇,結果晚年患上嚴重的肺水腫,結果於1986年罹難。
還有一些資料記載,張閭玗死於1981年,死亡原因不明。
由於張閭玗早早離開國內,長期遠離家鄉,外界有關他的消息也少之又少。
因此,張閭玗的具體死因,至今仍沒有定論。
同樣對死亡一事有所爭議的,還有張學良三子張閭琪。
三子張閭琪被炸死?
張閭琪作爲張學良的幼子,性格老實厚道。
小小年紀,便懂得尊長愛幼,體貼下人。
他雖是兄弟中最年幼的一個,但聰明程度卻遠遠超過其兩個兄長,爲張學良引爲至愛。
有關他的下場,坊間一種觀點是死於爆炸。
即日本關東軍爲報復張學良東北易幟之舉,利用其愛子閭琪病重之機,悍然製造一起X光胸透機爆炸事件,由此造成閭琪的意外身亡。
此說法廣爲流傳,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似乎是病逝說證據更足。
據記載,1929年閭琪染上肺結核。
雖然張學良遍請名醫,于鳳至精心照料,依然沒能救治閭琪。
張學良曾在口述歷史中提到愛子閭琪之死:“老三閭琪,早就死了,死在奉天,也葬在奉天了。他也是結核,他是肺結核,十一二歲就死了。那時候肺結核很難治,要是現在,結核就不算難治的病了。”
張學良的回憶,讓後世明確了張閭琪的死因。
同時,當時中國幾大出名報刊,也都證明了張閭琪夭折一事。
比如《北洋畫報》、《盛京時報》、《大公報》等報刊,均在1929年7月中旬,對張閭琪死亡消息進行了確切報道,證明他的確是死於肺結核。
經比對內容,其中最權威、最詳細的是1929年7月14日《大公報》上題爲《張學良前晚去而復返之真相》的報道。
全文如下:“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學良氏,前晚專車離津後又折返,因第三公子抱病甚重,需要乃母看護。至八日下午十時四十五分,三公子醫藥無效,與世長辭。
張氏當時大慟,且因於夫人體質多病,令公子病逝而張竟無電話回奉以慰之,恐悲傷益甚。
結果於夫人親自接談,允來北戴河迎迓,故張亦即遣返車站,飭車開行,時天已大明。
法租界三十二號張宅只有親近數人相伴,張則悲慼異常,涕泣不止,聞第三公子聰穎過於常見,夫婦特加鍾愛,突焉夭折,甚所傷心雲。”
這篇來自媒體的報道,細緻記述了張學良何時得知愛子去世,之後有何反應,如何回家爲兒子辦理喪事,甚至是之後張家人的各種反應。
可以說,通過這一報道,讓後世看到了張學良爲人父、爲人夫盡責溫情的一面。
此外,在《盛京時報》的相關報道中,雖對此事記述較少,僅寥寥數語,但其關鍵一句:“張司令長官之第三公子染患肺病醫治無效……”
這與張學良晚年所述吻合,進一步驗證了閭琪的死亡原因。
善終的私生子張閭琳
與幾位正室出身的兄弟相比,反倒是身爲私生子的張閭琳,最終落了一個善始善終的結局。
張閭琳,是張學良和趙一荻的獨子。
1930年出生於天津,1935年至1937年間隨父母居住在西安。
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此後,張學良被軟禁,張閭琳便隨母親趙一荻生活。
1940年,趙一荻決定陪伴軟禁中的張學良,將張閭琳託付給美國友人伊雅格夫婦撫養。
張閭琳在美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畢業於加州大學,主修航天專業,並最終成爲一名航天專家。
他在美國成家立業,娶了陳淑貞爲妻,陳淑貞是陳濟棠的侄女。
兩人共育有二子,長子張居信和次子張居仰,均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張閭琳雖然在美國成長和學習,但始終不忘自己的中國根。
1994年,他首次回到中國大陸,前往家鄉瀋陽祭祖掃墓,這也是他代父了卻的遺憾。
與父親相似的是,張閭琳的壽命也極爲長久,一直活到了93歲。
直到今年8月13日,纔在美國辭世。
至此,自張作霖起的張家第三代人,全部離開人世。
結語
身爲愛國將領的張學良,大半生在軟禁中生活,這般下場已足夠讓人感慨痛惜。
但更令人惋惜的是,因爲父親的遭遇,張家幾個子嗣的下場同樣多災多難。
患病、罹難、客死異鄉...
唯有身爲私生子的張閭琳,得了一個安享晚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