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智慧科技治理 水務局年省2400萬張紙達「樹位轉型」

大量紙本文件造成委員困擾,水務局也要不定期水銷審查報告書,水務局全面改雲端審閱,提高效率又省紙。(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大量紙本文件造成委員困擾,水務局也要不定期水銷審查報告書,水務局全面改雲端審閱,提高效率又省紙。(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大量紙本文件造成委員困擾,水務局也要不定期水銷審查報告書,水務局全面改雲端審閱,提高效率又省紙。(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長張善政力推智慧科技治理,水務局一改過去大量紙本報告審查,率先採用雲端審閱審查模式,向紙本作業道別,不但加快審查速率,估計每年約可節省2400萬張A4紙印製,相當於減少432公噸碳排放,達到「樹位轉型」,也爲臺灣「2050淨零排放」盡一份力量。

桃園市水務局近年積極推動許多公共建設,像是污水或雨水下水道、水資源中心、滯洪池等,過去審查過程依賴大量的紙本報告,不但對地球環境造成負擔,厚重資料也造成委員困擾。

水務局率先採用雲端審閱取代傳統審查模式,向紙本作業道別,水務局進一步解釋,雲端審閱系統使審查流程更加高效和環保,透過這個系統,委員、廠商和政府機構可以在一個共享平臺上進行全面的線上合作,從而省去攜帶和閱讀大量紙本報告的需求。

水務局指出,委員可以隨時隨地在他們的行動裝置上進行審查,而廠商則能夠快速獲得審查意見反饋,加快報告的修正進度。此外,這個系統還能將審查意見自動整合,進一步提升行政效率,每年更可節省2400萬張A4紙印製,相當於減少432公噸的碳排放。

水務局未來計劃進一步優化雲端審閱系統,擴展其使用範圍至更多場合,而不侷限於審查過程,將有助提高整體的減碳效益。水務局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將更多傳統水利業務與節能減碳措施結合,爲臺灣的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水務局長劉振宇指出,桃園身爲智慧新都,城市規畫小從行政作業效率,大到水利規畫與工程,都要不斷精進與智慧科技結合,以朝城市永續發展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