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消防局首創整合院前院後資訊 提升救護量能

消防人員將病患送醫與護理人員交接,逐項覈對與登錄資料相當費時,彰化縣消防局全國首創與轄內各醫院合作,透過創新的QR code整合傷病患院前及院後的資訊,讓原本救護人員每次執行救護勤務時間平均爲52分鐘,可縮短12分鐘,縮短幅度達23%,有效提升救護量能及正確性。

消防局表示,創新構想來自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總裁黃明和,他在今年三月底到急診室巡視時,消防局救護人員與護理人員正進行傷病患交接,看到救護人員必須將到院後的資料逐項覈對及登錄,費時又費力,提出將醫院端系統與消防局緊急救護管理系統做整合的構想,藉由修改資料傳輸方式,每1位傷病患都會產生1個專屬的QR code條碼,救護人員透過掃描就可以將傷病患資訊直接匯入消防局緊急救護管理系統。

消防局劍及履及,今年4月全國首創應用QR code二維條碼方式,並透過數位演算技術整合院前院後資訊,救護人員將傷病患送到醫院後,只要透過掃描醫院所產出該名傷病患專屬的QR code條碼,就可將病患相關資料及生命徵象數值等高達18項資料,自動匯入消防局緊急救護管理系統。

消防局表示,此一系統讓每次登錄救護紀錄表時間可縮短12分鐘,以彰化縣每年6萬1千件救護案件計算,每年每個分隊平均除可節省高達394小時在文書作業,讓救護人員快速返回隊上待命,隨時準備好下一次勤務,可提升整體救護量能。

由於彰化縣內有14家急救責任醫院,每家醫院都必須修改院內系統程式才能與消防局系統做介接,爲了讓系統發揮最大效益,彰化基督教醫院主動與消防局合作將系統再升級,並將該程式無償開放給縣內所有急救責任醫院共同使用,推廣至縣內各角落。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務秘書林晏任表示,透過這套全國第一個院前院後資訊整合的系統,將可強化彰化縣緊急救護醫療網的功能,提升重大傷病患的急救處置效能。

芬園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陳冠儒及花壇分隊隊員林信宏都說,這套系統操作非常簡單快速,還可避免資料輸入錯誤的狀況,有效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品質。

救護人員透過QR code條碼,將傷病患相關資料及生命徵象數值等高達18項資料,匯入消防局緊急救護管理系統,有效提升救護量能及正確性。圖/消防局提供

救護人員透過QR code條碼,將傷病患相關資料及生命徵象數值等高達18項資料,匯入消防局緊急救護管理系統,有效提升救護量能及正確性。圖/消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