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創 嘉縣消防局與工研院籤MOU 提升化災應變能力

29日在縣長翁章樑(中)見證下,嘉縣消防局長蔡建安(右)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長王漢英(左)代表簽署MOU。(呂妍庭攝)

嘉義縣消防局全臺首創,成爲第一個與工研院在化災應變上攜手簽約合作的消防單位。(呂妍庭攝)

爲提升化學救災應變能力,嘉義縣消防局全臺首創,成爲第一個與工研院在化災應變上攜手簽約合作的消防單位,29日在縣長翁章樑見證下,由消防局長蔡建安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長王漢英代表簽署MOU,希望透過雙方的合作,提升消防人員面對化學災害的知能及技術,降低身處風險機率。

今簽約儀式完成後,在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廠舉行化災演練。(呂妍庭攝)

隨嘉義科學園區動土,除帶動地方發展與就業機會,救災量能需求也隨之提升,翁章樑說,近年來發生多起重大化學火災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消防同仁平時救災常暴露在高風險地區,科技化設備與訓練是保障同仁人身安全重要指標,期待透過專業交流、人才培育與設備引進等方式,提升消防人員面對化學災害的因應能力,降低救災風險,保障社會安全。

今簽約儀式完成後,在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廠舉行化災演練。(呂妍庭攝)

今簽約儀式完成後,在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廠舉行化災演練,對於此次能促成消防局能與工研院簽署化學災害應變合作備忘錄,翁章樑特別感謝工研院、大瓏企業嘉義廠、強本汽車交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協助與幫忙,相信藉由工研院的科技實力、豐富經驗與強本汽車的專業團隊,更能強化嘉縣化災應變量能,成爲農工大縣邁進與蛻變的重要基石。

王漢英表示,國內產業經常使用化學品高達6萬多種,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釀災,包括工廠火災、毒氣外泄、毒化學槽車翻覆等,每年具有化災疑慮通報事件高達300餘件,應紮實提升救災人員面對化學災害的智能技術。

王漢英說明,工研院在1976年即創建了臺灣第一個緊急應變諮詢中心,簡稱ERIC,除協助國內救災,第一線人員的訓練也是中心的成立重點,多年來接受環境部化學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能源署、園區管理局等單位委託,負責危險性化學品事故監控及諮詢任務,提供最迅速即時緊急應變諮詢。

王漢英說,ERIC近年來更利用AI人工智慧、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等設備強化人員技術,藉由科技化學產業廠商災防演習及測試,有效提升產學研化災防範及應變量能,此次能與嘉縣消防局合作,相信雙方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國內化學救災的水準,爲社會大衆創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簽署儀式結束後,消防局針對國內外化災案例做深度的描述,以及對結果進行分析探討,做爲未來化災應變的借鏡和學習對象,接續從化學物質的危害辨識、危害區域的劃設、災害應變作爲等進行演練,並運用無人機、消防機器人等科技設備,減少消防人員暴露在化災的風險,並請強本汽車所屬專業團隊現場協助化學物質的止漏、圍堵等專業應變。